在資本市場的一次重大動作中,海光信息(科創板股票代碼:688041)與中科曙光(主板股票代碼:603019)于近日聯合宣布,正籌劃一項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根據方案,海光信息計劃通過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股東發行新股的方式,實施換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同步募集配套資金。受此消息影響,兩家公司的股票自公告發布次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此次合并案例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它是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實施以來的首例上市公司合并。兩家公司在國產算力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更是讓此次合并備受業界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標志著國產算力產業鏈從過去的“單點突破”階段,邁入了全新的“垂直整合”時代。這次合并不僅僅是兩家企業資源的簡單疊加,更是中國算力產業在“補短板、鍛長板”方面的一次積極探索。通過技術互補、產業鏈協同以及市場資源的共享,合并后的公司將形成顯著的規模效應,有望在算力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達27.96%,但此次合并卻是“子公司”收購“母公司”的反向操作。這一獨特的收購結構,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在停牌前,中科曙光的市值為906億元,而海光信息的市值則高達3164億元。市場預計,兩者合并后的市值有望突破4000億元大關,甚至可能更高。
從財務數據來看,海光信息近年來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4年,公司營收達到91.62億元,同比增長52.4%;歸母凈利潤為19.31億元,同比增長52.87%。相比之下,中科曙光雖然仍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但其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了8.4%,至131.4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9.11億元,同比增長4.1%。盡管如此,中科曙光在高端計算、存儲和云計算等領域的深厚積累,仍為其在合并后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礎。
2025年5月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明確支持同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吸收合并,旨在通過并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作為新規實施后的首個典型案例,不僅體現了監管層對科技產業整合的積極推動,也為后續科技企業的并購重組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從股權結構和歷史淵源來看,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管理層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這使得雙方在業務、管理、文化等多個方面具有較高的契合度。這種契合度有助于降低整合過程中的風險,確保重組的順利進行。在當前海外封鎖和圍堵的背景下,兩家公司的合并無疑堅定了做強國產算力的決心。
從技術協同的角度來看,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將產生顯著的技術協同效應。中科曙光在高端計算、存儲和云計算等領域的積累,與海光信息在國產架構CPU和DCU等核心芯片設計方面的專長相結合,將完善從芯片到軟件、系統的產業布局。這種整合將匯聚信息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資源,實現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
中科曙光的系統集成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海光信息高端芯片與計算系統間的技術和應用協同。這將推動國產芯片在政務、金融、通信、能源等關鍵行業的規模化應用,為中國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合并后的公司將形成“芯片設計—高端整機設計—算力服務”的完整產業鏈閉環,減少外部依賴,增強自主可控能力。
在全球市場競爭層面,國際芯片與算力巨頭如Intel、AMD、英偉達等憑借其完善的產業生態和技術優勢占據主導地位。然而,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并不會削弱新公司的競爭力。相反,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和技術優勢,新公司將在全球市場中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雖然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為獨立上市公司,但雙方業務耦合性較高,行動高度一致。此前,一些服務器廠商曾對芯片廠商自研服務器表示過擔憂。然而,此次合并將消除這一顧慮,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鏈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