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這家新興車企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經歷了股價波動、市值縮水以及一系列輿論風波,其創始人雷軍更是在個人社交平臺坦言,這段時間是他創辦小米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5月22日,小米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戰略新品發布會,會上推出了多款新品,其中小米自主研發的旗艦處理器“玄戒O1”和首款SUV車型“小米YU7”尤為引人注目。雷軍在發布會上對YU7的定位是“為先進的時代精英打造先進SUV”,并透露這款車型預計將在7月正式上市。對于消費者關心的價格問題,雷軍表示,此次發布會為預發布會,不會公布正式價格,只是透露“對標Model Y的配置,賣到三十幾萬元差不多”。
然而,小米汽車近期的日子并不好過。從SU7爆燃事故到虛假宣傳爭議,再到銷量波動和市值縮水,這家車企正面臨上市以來的最大危機。銷量數據顯示,2025年4月,小米汽車交付量超過2.8萬輛,雖然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這個數字并不算差,但環比下降3.4%,中斷了此前銷量持續上漲的勢頭。
小米汽車的高端車型SU7 Ultra此前陷入了“虛假宣傳”的風波。起因是車主對小米汽車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進行煙霧測試時,發現實際功能與官方宣傳不符,所謂的雙風道并不貫穿,無法實現高效導流。這一事件引發了大量爭議,超過300名準車主組成維權群,要求小米汽車取消選裝費用并全額退還定金。小米汽車在隨后的聲明中對此事進行了道歉,并修改了相關功能的描述。
不僅如此,小米SU7 Ultra汽車還在近日更新的1.7.0車機版本中對動力輸出進行了限制,原本宣傳的1548匹最大馬力被鎖定,車主需要在特定的賽道上達到官方建議的圈速才能解鎖全部動力。這一舉動也引發了部分車主的不滿,認為小米汽車擅自為車主做決定,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小米汽車對此回應稱,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保障駕駛安全,但承認沒有充分征詢消費者意見,同時暫停了“排位模式”的推送。
更早之前,小米SU7還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3月29日,一輛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上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猛烈碰撞后爆燃,造成車內3人死亡。這起事故對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沖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圍繞事故中車門能否正常開啟、消費者是否清楚智駕水平的能力邊界等問題,輿論熱議不斷。
受這一系列事件影響,小米汽車的銷量出現了波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表示,近三周來,小米SU7 Ultra受鎖動力、碳纖維機蓋等傳聞影響,銷量下降到每周400多輛。上險量數據也顯示,小米汽車在車禍后的銷量開始下滑,4月的交付量環比下降3.4%。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小米汽車并未放棄。雷軍在內部活動演講中表示,小米汽車要在汽車安全的領域成為同檔最安全的車,不僅要做到合規和行業領先水平,更要作為汽車行業的領導者,做出超越行業水平的安全。同時,資本市場對小米集團仍有期待,西南證券和高盛等機構紛紛發布研報,對小米汽車的未來表示看好。
小米汽車的第二款車型YU7預計將于今年6月或7月上市。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汽車將繼續堅持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投入研發,做自己相信的技術。同時,小米汽車也需要學會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偶像包袱,以更加開放和透明的態度與消費者溝通,爭取恢復消費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