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駕駛者來說,熱車這一環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到車輛的“健康狀態”,還與我們的錢包息息相關。然而,在熱車過程中,是應該關注轉速表還是水溫表,這一直是個讓人困惑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這個話題,確保大家不再因盲目操作而損害車輛,增加油耗。
回想過去,許多老式車輛采用的是化油器發動機,啟動時尤為繁瑣。特別是在寒冷的天氣里,汽油不易氣化,火花塞難以點燃,車輛往往難以啟動。這時,司機需要依靠化油器上的阻風門,通過阻擋進氣道,讓更多的汽油進入氣缸,以成功啟動車輛。啟動后,隨著發動機溫度的逐漸升高,司機還需手動調節阻風門,以改變供油量。那時候,熱車完成的標準就是阻風門完全關閉,發動機運轉平穩,油門響應靈敏。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大部分車輛已經采用了電噴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能夠自動調節供油量。在冷啟動時,電腦系統會自動增加噴油量,隨著發動機溫度的升高,噴油量逐漸減少。因此,電噴發動機在冷啟動后,幾乎已經處于八成“就緒”狀態。雖然剛啟動時,車輛可能會發出較大的噪音,換擋時有頓挫感,但正常行駛并無大礙。從理論上講,電噴發動機無需特意進行熱車。但為了保護發動機,冷啟動后可以等待一分鐘左右,讓機油泵將機油輸送到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位,隨后即可正常行駛。不過,在水溫未達到正常水平之前,應避免猛踩油門。
許多老司機習慣通過觀察發動機轉速來判斷熱車是否完成。在冬天剛啟動車輛時,轉速通常會達到1200轉左右,此時車輛運行尚不穩定,需要原地熱車。等待30秒到1分鐘后,轉速降至800轉左右,便可以緩慢啟動行駛。再行駛5分鐘左右,水溫基本就會上升,此時車輛便可以正常行駛。通過觀察轉速來判斷熱車情況,既簡單又準確,無需計時。
然而,也有司機更傾向于觀察水溫表。當水溫表指針緩慢上升并穩定在中線附近時,便意味著熱車完成。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在90-110攝氏度之間,未達到這個溫度時,供油系統無法將汽油完全氣化,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啟動。水溫正常后,自動阻風門也會恢復到正常狀態,發動機便能穩定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剛啟動車輛時,水溫上升較慢,干等可能會浪費大量時間。
由此可見,熱車完成的標準并非絕對。如果時間緊迫,冷啟動后可以觀察發動機轉速,待其降至正常怠速后,便可以緩慢行駛,但切記不要進行激烈駕駛。如果時間充裕,等待水溫正常后再出發,對車輛更為有利。
作者本人就曾因忽視熱車而吃過虧。有一次,因為著急出門,沒有熱車就直接上路,還猛踩油門,結果發動機聲音異常響亮,車輛動力不足。后來去修理廠檢查,師傅說發動機磨損嚴重,很可能是因為冷啟動未熱車,再加上激烈駕駛導致的。從那以后,作者再也不敢如此大意。
熱車這一環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多了解自己的車輛特性,注意熱車方法,才能讓車輛陪伴我們更久,減少故障,節省油費。希望廣大駕駛者都能掌握正確的熱車方法,讓駕駛之路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