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近日揭曉了其2024/25財年,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數據亮眼。
在過去的一年里,聯想集團總收入躍升至4985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21.5%,凈利潤更是實現了36%的飛躍,達到10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PC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板塊表現強勁,其收入占比提升了近5個百分點,達到了47%的新高度。
根據數據機構IDC的預測,2025年全球PC出貨量將同比增長4%,其中AI PC將成為推動市場需求的關鍵因素。到2027年,AI PC預計將占據全球PC出貨量的70%市場份額。隨著硬件的不斷升級,應用生態將更加成熟,用戶價值也將得到進一步體現。同時,智能手機市場也迎來了新的增長機遇,受益于生成式AI技術的普及,換機周期已經開始,市場正在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聯想的基礎設施業務集團(ISG)在服務器和存儲業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年實現營收1048億元,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高達63%,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其中,AI服務器業務表現尤為突出,海神液冷解決方案的收入同比增長了68%。
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則以數字化IT服務為核心,全年營收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運營利潤率超過21%。在第四財季,其營收同比增長近20%。其中,聯想混合云服務的全年訂單量同比增長了82%,GPU即服務的增長更是高達13倍。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這是聯想歷史上業績最佳的財年之一。公司在全球各大區域的營收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充分展示了作為一家真正全球化公司的韌性和活力。楊元慶強調,即使面對未來的挑戰,聯想也將堅守市場份額和利潤的雙重目標。
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聯想已經構建起了一個從產品設計到銷售服務的端到端全球運營體系。公司在全球11個市場設立了超過30個自有或合作的制造基地,形成了“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供應鏈能力。楊元慶認為,全球化并未終結,只是需要新的模式進行調整。聯想的端到端業務模式使其能夠根據關稅和環境的變化進行快速調整,特別是在當前的關稅戰和貿易戰環境下,這一模式的優勢更加明顯。
在制造領域,聯想已經建立了一個“中國+N”的全球化制造布局,充分利用中國制造的低成本、高效率和產業聚集優勢。同時,聯想還在海外設立了30多家工廠,以更好地滿足本地客戶的需求,并實現定制化生產和快速交付。這些海外工廠也有助于聯想有效規避高關稅壁壘,在那些增加關稅的地區,聯想可以依靠已經建立的基礎,更快地進行產能和供應鏈的布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