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這家以智能手機起家的科技公司,自踏入汽車與芯片領域以來,便面臨著外界對其技術實力的種種質疑。有人斷言,小米的成功不過是營銷的勝利,技術并非其核心驅動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在汽車領域,小米的首款車型SU7發布一年后,不僅價格堅挺,更是在20萬以上價位段中奪得了銷量冠軍的寶座。其旗艦版SU7 Ultra更是被譽為地表最快的四門量產車之一,在中國50萬級電動車市場中熱度空前。這一成就,即便是傳統汽車巨頭也難以輕易達成。福特汽車的CEO Jim Farley甚至公開稱贊,小米做到了蘋果都未曾做到的事情,中國電動車產業憑借高技術、低成本的供應鏈及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已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而在芯片領域,小米的玄戒O1芯片同樣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這款中國大陸地區首次實現3nm工藝設計的芯片,被視作填補了中國在先進制程芯片設計領域空白的里程碑式作品。盡管外界對其自研屬性存疑,但不可否認的是,玄戒O1的推出,標志著小米在半導體行業的重大突破。
雷軍在玄戒O1發布時坦言,小米的“芯片夢”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小米便成立了松果電子,并推出了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盡管因工藝落后和基帶問題未能取得市場成功,但這并未阻止小米繼續探索芯片領域的決心。此后,小米在影像、快充等細分領域穩扎穩打,推出了多款成功的“小芯片”。這些經驗積累,為玄戒O1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玄戒O1的研發歷時4年,投入資金高達135億元。其高頻十核CPU和自研架構,使其在單核性能上躋身旗艦行列,多核表現甚至可與蘋果A18 Pro相媲美。GPU方面,玄戒O1采用了Arm的Immortalis-G925圖形處理器,在性能與功耗上均表現出色。這一成就,無疑是對小米技術實力的一次有力證明。
在汽車領域,小米的首款SUV車型YU7同樣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這款車型完美繼承了小米汽車的美學基因,外觀設計優雅且充滿力量感。在續航方面,小米YU7憑借超低的電耗和先進的熱管理技術,實現了遠超同級競品的綜合續航能力。同時,全系標配的英偉達Thor車載計算平臺和多種雷達傳感器,更是提升了其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小米在造車理念上也出現了新的迭代。與首款車型SU7相比,小米YU7在配置輔助駕駛系統時,選擇了將最高配置作為全系標配,而非高低配之分。這一做法,不僅體現了小米對用戶安全的重視,也彰顯了其在造車領域的決心與誠意。
從芯片到汽車,小米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扎實。盡管在這一過程中遭遇了諸多質疑與挑戰,但小米始終堅信,后來者總有機會。雷軍曾表示,小米愿意為此投入至少500億元,持續十年之久。這份耐心與決心,正是小米能夠在兩個超萬億級行業中穩步前行的重要支撐。
如今,小米已經在半導體和汽車行業插下了自己的旗幟。未來,盡管道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未知,但小米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每一個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