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逐步停產常熟工廠內的捷豹XEL、XFL、E-Pace及路虎攬勝極光等國產車型。這一變動標志著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長達十多年的本土化生產歷程即將畫上句號,同時也預示著跨國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尋求技術本土化和成本優化的新動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變革不僅僅是停產幾款車型那么簡單。捷豹路虎將與奇瑞合作,基于奇瑞T1X平臺打造全新的電動化品牌——Freelander(神行者)。不同于傳統的“外方主導技術、中方負責制造”的合作模式,神行者項目開創了反向合資的新路徑。在這一模式下,奇瑞將負責動力系統開發,而捷豹路虎則專注于底盤調校和豪華配置的移植。奇瑞的第三代插混系統(鯤鵬DHT)在綜合油耗和量產成本上具有顯著優勢,而T1X平臺的車身扭轉剛度更是超越了寶馬CLAR平臺的標準。
然而,這種分工模式雖然能夠削減40%的研發成本,但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部分消費者質疑,花費50萬購買一輛基于奇瑞平臺打造的“精裝修”車型是否值得。這一質疑反映出消費者對品牌溢價的擔憂,以及對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中的信任度下降。
事實上,捷豹路虎此次調整的背后,是其在中國市場持續虧損的嚴峻現實。2024財年,奇瑞捷豹路虎的市場表現全面崩盤,全年銷量同比暴跌34%,虧損額高達1870萬美元。進入2025年,情況并未好轉,前四個月銷量同比暴跌49.41%,庫存系數高居豪華品牌之首。其中,捷豹XEL和攬勝極光等車型的售價大幅下跌,但仍無人問津,品牌溢價能力嚴重受損。
盡管面臨諸多困境,但捷豹路虎并未放棄希望。他們意識到,在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的大潮中,必須尋求新的突破。神行者品牌的推出,正是他們試圖在電動化領域實現救贖的一次嘗試。如果神行者品牌能夠年銷量突破5萬輛規模,合資公司有望在2027財年實現扭虧為盈。神行者車型還計劃出口至歐洲及中東市場,借助奇瑞的海外渠道網絡,實現“中國技術反哺全球”的跨越。
然而,神行者品牌的前路并非一片坦途。與20萬元的奇瑞車型共享平臺,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其豪華溢價能力。同時,在主流豪華品牌紛紛ALL IN純電的情況下,捷豹路虎選擇插混技術作為過渡路線,是否與電動化趨勢背道而馳?這些都是他們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