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在近期的訪談中,深入探討了聯想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戰略布局,特別是在“超級智能體”概念提出后的投資動向與行業見解。宋春雨的分享不僅揭示了聯想創投在AI領域的深度布局,還展現了對未來智能技術發展趨勢的獨到見解。
聯想集團近期在Tech World 2025創新科技大會上推出了“超級智能體”這一重磅概念,它被描繪為具備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三大核心能力的下一代AI形態。與此相配套,聯想還發布了覆蓋全場景的超級智能體矩陣,這一舉措標志著聯想在AI領域的又一重大邁進。
作為聯想集團的“科技瞭望塔”,聯想創投在過去一年中交出了亮眼的AI投資成績單。自宣布20億元人民幣投向AI終端生態計劃以來,聯想創投已對超過20家AI企業進行了投資,累計出資額超過10億元,投資范圍覆蓋了從算力到AI基礎層再到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鏈。
宋春雨強調,聯想創投在面對大模型熱潮時采取了冷靜觀望的態度,并未急于跟風投資。他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一個分水嶺式的進化階段,開源大模型的影響力日益顯著,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提升至80%,而閉源大模型的市場份額則將下降至20%。這一觀點與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的快速崛起相呼應,這些模型不僅推動了AI的普及化,還促進了智能體之間的協作。
在談到下一階段人工智能的大爆發領域時,宋春雨認為智能體領域將成為焦點,垂類智能體和通用智能體都將加速進化。他特別提到了兩個值得關注的方向:汽車智駕和具身智能。在具身智能方面,宋春雨預計,未來會出現專門針對具身智能的大模型,這些模型將結合物理世界的真實數據與數字世界的仿真數據,實現更精準的模擬和更高效的應用。
對于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速度對比,宋春雨認為兩國在算法方面的差距約為6個月,而在算力方面,中國受限于先進的制程技術,但在算法創新能力上已無法阻擋中國科技人員的步伐。
在自動駕駛領域,宋春雨表示自動駕駛將是具身智能領域第一個取得商業化成功的里程碑。他期待自動駕駛領域即將迎來的“iPhone時刻”,并認為以視覺大模型為核心的技術將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最終將收斂到幾家領先企業。
聯想創投的投資策略始終專注于前沿科技,圍繞聯想的AI PC等智能終端和超級智能體戰略展開生態合作與賦能。宋春雨透露,聯想創投已投資了涵蓋算力層、AI基礎層和應用層的多家企業,如寒武紀、摩爾線程、階躍星辰等,這些企業將從不同角度為當前以及下一代AI PC、AI終端、超級智能體的發展做出貢獻。
在談及如何與被投企業協同合作時,宋春雨表示聯想為超級智能體構建了一個平臺,類似于一個包含眾多預制件的集合。通過集成被投企業的技術和工具,如OpenCSG的工具鏈平臺,聯想能夠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AI服務。聯想還通過“星辰計劃”吸引未投資的企業加入生態合作伙伴行列。
在投資邏輯方面,宋春雨強調選擇投資對象時會考慮人才密度、核心領導者的行業號召力以及企業的融資能力。他認為,這些要素是決定大模型團隊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同時,在應用類項目的投資上,宋春雨表示更看重團隊和創始人的洞察力以及項目創造的價值。
最后,宋春雨指出,在超級智能體時代,技術成分固然重要,但創業者的產品能力、對模型的理解力以及深刻的市場洞察力同樣不可或缺。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成功打造超級智能體產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