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被視為AI領域璀璨新星的初創企業Builder.ai,近日卻陷入了破產的泥潭,其輝煌不再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科技圈。
據報道,Builder.ai已經正式啟動了破產清算程序,同時背負著巨額債務,其中包括對亞馬遜的8500萬美元欠款和微軟的3000萬美元債務。這一消息無疑給那些曾經看好這家企業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回顧Builder.ai的過往,它在2023年曾成功獲得了2.5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一度逼近10億美元,被視為AI領域的“準獨角獸”。該公司聲稱其平臺能夠利用AI技術實現應用程序的快速無代碼構建,并宣稱與眾多全球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
然而,這一切美好愿景的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謊言。多位曾在Builder.ai工作或與其有過合作經歷的開發者揭露,該公司的“AI驅動開發”其實更多依賴于人工操作,而非真正的AI技術。據他們透露,Builder.ai為了降低成本,大規模雇傭了數以萬計的低成本開發者,通過人力方式完成原本應由AI完成的開發流程。
更為惡劣的是,Builder.ai還通過各種手段壓榨這些外包開發者的工作時間。有前員工爆料稱,公司強行縮減工時記錄,使用有缺陷的代碼分析工具來扣除開發者的薪酬,導致部分開發者因未獲應得報酬而被合作公司辭退。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開發者的利益,也嚴重損害了Builder.ai的聲譽。
事實上,Builder.ai(原名Engineer.ai)的“AI驅動”噱頭早在2019年就受到了媒體的質疑。當時,就有媒體報道稱這家由兩位印度創始人創立的公司雖然對外宣稱擁有強大的AI系統,但實際上其編碼和demo制作主要依賴來自印度及其他地區的程序員完成。更令人震驚的是,公司內部員工透露稱,該公司甚至沒有一個真正專業的AI研發團隊。
如今,Builder.ai的破產無疑是對其虛假宣傳和欺騙行為的一次沉重打擊。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AI初創企業,最終因自己的不誠信行為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