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商場名稱變更的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有網友通過視頻平臺爆料,5月20日,原本名為“胖都來”的一家線下購物商場在浙江某地已經悄然更名為“盈都來”。此前,這家商場因其名稱與河南知名商場“胖東來”頗為相似,自開業起便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據了解,“胖都來”商場并非初出茅廬,其背后有著一定的企業支撐。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胖都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都建明,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該公司的經營范圍涵蓋了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日用百貨銷售以及珠寶首飾零售等多個領域。其股權結構顯示,該公司由浙江藝淘服飾有限公司和浙江盈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胖都來”商場名稱的變更,其背后的相關企業也展開了一系列商標注冊的行動。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藝淘服飾有限公司近期申請注冊了多枚“肥都來”商標,這些商標的國際分類涉及廣告銷售、服裝鞋帽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浙江盈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申請注冊了多枚“盈都來”商標,其國際分類則涵蓋了皮革皮具、建筑材料等范圍。目前,這些商標均處于等待實質審查的階段。
對于此次商場名稱的變更以及相關企業的商標注冊行為,市場反應不一。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是企業為了避免與“胖東來”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而采取的預防措施。畢竟,在商業領域,因名稱相似而引發的知識產權糾紛屢見不鮮。然而,也有觀點指出,這種名稱上的“微調”可能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企業還需要在品牌建設、服務質量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對于此次事件,也有消費者表示出了擔憂。他們認為,商場名稱的變更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困擾和不便。尤其是在一些消費者對商場品牌忠誠度較高的情況下,名稱的變更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購物體驗和選擇。因此,企業在進行此類變更時,需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感受,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負面影響。
此次“胖都來”商場名稱變更及相關企業的商標注冊行為,不僅反映了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重視和行動,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品牌建設和消費者體驗的關注和思考。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在這些方面持續發力,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并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