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費金融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整體資產規模和貸款余額早已突破萬億元大關。但伴隨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容,行業日漸飽和,為了應對利率收窄、存量競爭壓力增大的挑戰,各類消費信貸機構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尋求精準定位,努力在新的行業環境中開辟差異化發展路徑。
從目前市場上經營消費金融業務的企業主體來看,銀行、互聯網企業、持牌消金公司打出了不同的經營策略:主營信用卡、個人信用貸款產品的銀行機構憑借資金成本低、網點覆蓋廣的優勢,持續擴大消費金融業務;?京東、度小滿等互聯網平臺受聯合貸款新規約束,將業務重心轉向助貸和技術輸出;持牌消金公司則充分發揮“正規軍”優勢,深入挖掘、鏈接消費場景,在尋增量、保存量的過程中努力打拼。
在31家現存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以螞蟻、招聯、興業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其中,作為由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的合作典范,招聯精準把握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脈搏,依托金融科技構建起差異化競爭力,實現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續實踐?,走出了一條“技術驅動高質量增長”的進階之路。
數智引領:打造降本增效新引擎
自2015年成立以來,招聯便確立了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純線上”消費金融發展路徑。彼時,在以傳統線下展業模式為主導的行業背景下,這一選擇具有開拓性意義——乘借著移動互聯網的大潮,招聯得以突破時空限制,進一步強化普惠金融的滲透力度,同時輕資產運營也使得業務開展更靈活。中國銀保監會非銀部曾在署名文章中高度評價招聯的創新模式:“2015年,招聯率先探索純線上業務模式,標志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起點。”
在以“云技術”為基礎的消費金融系統和運營服務體系的支撐下,招聯在業內率先實現“去IOE”,并逐漸形成了IT驅動、產品創新、智慧服務、互聯網風控、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催收、數智化消保等核心能力,以?技術杠桿重塑成本優勢,助力招聯持續構建業務壁壘。
以互聯網風控為例,基于領先的金融科技優勢,招聯通過深度挖掘內外部數據資源,自主打造了覆蓋風險管理全流程、多層次的“風云”風控系統,能根據不同風險的客戶、不同場景的消費進行智能分級、自動校驗、模型評分,從而制定差異化的風險策略,并對欺詐、偽冒、套現等行為予以有效攔截。除此以外,招聯還先后打造了“GPS漁網”“智能圖譜風控”“圖數據庫防欺詐系統”“敏捷防御機制”等眾多科技應用,進一步控制風險、減少壞賬損失,有效降低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目前,招聯的欺詐偽冒賬盜率BP僅為0.0002,遠低于行業水平。
近兩年,隨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不斷演進,消費金融正經歷從“流量紅利”向“體驗深耕”轉變的關鍵時期,以需求感知和價值延伸為核心特征的智能交互體系,在提升服務效率、增強用戶體驗方面的作用逐漸顯現。在以技術溫度重塑服務邏輯的新階段,招聯不斷打磨產品服務,創新推出了以“自信”和“自愈”為代表的數智化“自服務”體系。其中,“自信”服務支持客戶7×24小時自主增信,通過AI語音助手的高效指引,讓客戶在傳統機構無法提供信貸服務的時間里能夠完成認證和審批,目前已為超1500萬名客戶降價或無條件減免利息。而“自愈”服務則主要聚焦貸后管理,通過金融科技深入了解逾期客戶的需求和困境,從而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的還款方案,不僅為客戶排憂解難、呵護信用,也能讓客戶感受到尊重與關懷。
2023年,招聯推出行業首個開源大模型“招聯智鹿”,后經兩次迭代,招聯再次推出8B、70B兩個參數版本的大模型“招聯智鹿二代”,進一步提升大模型處理復雜業務場景、提供精準解決方案的能力。其中,“招聯智鹿二代-70B版本”不僅能夠全面理解金融術語、市場動態和監管政策,還在意圖識別、風險管理、合規審核等特定任務中表現突出,同時進一步賦能招聯“自服務”體系,助力持續提升客服效率和用戶體驗。在AI技術的深度賦能下,招聯智能客服能夠精準“共情”用戶情緒,理解“言下之意”,確保用戶需求即時響應、用戶難題精準化解,成為招聯提升數智化服務效率、重塑用戶體驗的關鍵引擎。
科技賦能:開拓社會價值新藍海
當消費金融行業加速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企業的價值坐標正從單一的商業邏輯向“義利共生”的可持續模式躍遷。近年來,招聯逐步加強科技能力輸出,不斷探索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路徑,為行業樹立金融責任新標桿。
據了解,基于大模型、機器人等成熟智能技術,招聯打造了包括資產管理、智能作業、三司平臺、質檢、職場管理在內的數智化貸后管理體系,形成了一系列特色能力和工具。在服務自身業務的同時,招聯將貸后管理能力產品化,目前已與超100家金融同業機構達成合作,助力構建合作共贏的金融業態。
著眼更高的維度與更廣的視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技不僅正在重塑金融服務,也為各行各業的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對于掌握技術先機的企業而言,這是探索ESG創新實踐、拓展技術應用半徑的又一戰略機遇。
在綠色環保領域,招聯綜合利用GIS(地理信息技術)、物聯網、視覺識別、AI外呼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推出“綠元”餐廚垃圾智能收運平臺,助力提升餐廚垃圾的收運效能和全鏈路監管問題,實現行業唯一“AI視覺稱重”,助力環保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為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治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招聯緊跟時代步伐,將技術普惠延伸至中醫領域,以智慧醫療破解基層難題。2024年12月,招聯發起研究并組織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共同打造智能中醫診療大模型“仲思”,專攻中醫藥領域,賦能中醫問診提質增效與現代化轉型。據悉,“仲思”大模型是“招聯智鹿”在大模型應用領域的首次異業賦能,是傳統中醫診療與現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成果。
以中醫診斷場景為例,“仲思”大模型通過醫患間的自然對話,即可實現高效語義解析,自動生成全面且精確的病歷報告,并根據病歷結果輔助醫生提供有專業依據和參考價值的辨病建議。據了解,“仲思”大模型不僅可以提升診療效率,還有效降低了人為記錄可能產生的誤差,確保醫療數據的準確性和醫療建議的專業性。
目前,“仲思”中醫系統已在深圳20家社康中心應用,計劃后續擴展至全國超百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有助于于解決當地醫療資源匱乏和醫療水平不高的問題。
可以看到,在消金行業從規模紅利向價值創造轉型的十字路口,已有先行者破解了高質量發展的密碼。招聯以“向內深耕技術壁壘,向外拓展責任半徑”為突破口,將技術基因融入普惠金融的毛細血管,而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深化和ESG理念的普及,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前沿科技面臨著更為廣闊的市場,也給從業者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招聯的數智化實踐,是行業發展從“量”向“質”轉變的典型縮影,為行業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