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車輛正逐漸成為街頭巷尾的常見風景,它們以氫氣為燃料,僅排放清水,彰顯出綠色出行的魅力。在這些氫能車的核心部件中,空壓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如同氫能車的“呼吸器官”,負責向氫燃料電池供應氧氣,促使氧氣與氫氣反應產生電能,驅動車輛前行。
然而,長期以來,空壓機技術一直受到國外企業的控制。為了打破這一局面,河北金士頓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空氣軸承技術,積極響應北京客戶的需求,歷經近兩年時間,成功研制出適配國產燃料電池系統的空壓機。
金士頓公司董事長張學智自豪地介紹道:“我們創新研發的箔片式動壓空氣軸承,不僅確保了空壓機的高轉速運行,還實現了進氣的絕對無油,有效避免了油脂等有害物質對氫燃料電池電堆的潛在損害,保障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
空壓機的穩定運行離不開高頻控制器的支持。由于河北本地無法生產這一關鍵部件,金士頓公司邀請北京科技大學的張前博士團隊參與研發。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雙方緊密合作,成功開發出高頻控制器。隨后,金士頓將生產線落戶于天津。
張學智指出,天津作為北方重要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不僅具備堅實的產業基礎,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天津與河北之間的交通便利,物流成本降低了30%以上。因此,高頻控制器從天津快速運抵河北,與金士頓制造的空壓機進行匹配后,再運往北京進行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組裝。
“一臺空壓機的誕生,凝聚了京津冀三地的智慧與力量。我們自主研發的空壓機性能卓越,不遜色于國際同類產品,但價格僅為國際產品的二十分之一。”張學智強調。
在這一氫能產業的發展新篇章中,北京提供了技術需求,天津提供了關鍵材料,河北則承擔了制造重任。三地各司其職,協同合作,共同繪制出氫能產業的新藍圖。
氫能車輛的普及,不僅展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也促進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深化。通過三地之間的緊密合作,氫能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金士頓公司的成功案例,為氫能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樹立了典范。未來,隨著更多像金士頓這樣的企業涌現,氫能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