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袤的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地區,一場消費革命正悄然興起。以“明明很忙”為代表的零食折扣連鎖店,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展其版圖,預計到2024年底,其門店數量將超過14000家,其中58%位于縣城及鄉鎮。
這一趨勢打破了長久以來關于中國消費力僅集中于大城市的固有觀念。明明很忙等品牌的崛起,標志著中國消費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傳統品牌,那些曾穩坐市場頭把交椅的巨頭們,如今正面臨著來自新興品牌的激烈競爭,這些新興品牌更加靈活,更能贏得年輕且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的青睞。
作為消費市場的生力軍,中國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群)正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占總人口的17%,貢獻了總收入的16%,其消費偏好正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與品牌聲望相比,Z世代更看重產品的真實性、價格合理性以及情感共鳴。
Pop Mart等品牌的成功便是明證,其推出的收藏玩具系列精準捕捉了年輕消費者的懷舊情懷與自我表達需求。同樣,“國潮”現象的興起也反映了Z世代對于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產品的渴望。他們希望所購買的產品能與自己的身份和價值觀相契合。
傳統的以品牌忠誠度和高價策略為主的消費模式正在被顛覆。如今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信息更加靈通,選擇也更為挑剔。他們追求性價比,傾向于使用那些提供透明價格和用戶評價的平臺。
這股變革之風不僅吹拂著大城市,也席卷了農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數字連接性的增強推動了這些地區的消費增長。那些能夠識別并滿足這些市場需求的品牌正享受著市場紅利。
國內外知名品牌都在努力應對這一新現實。許多品牌曾依賴其歷史積淀和品質認知來維持市場份額。然而,如果不能適應年輕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偏好,它們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以國際奢侈品牌為例,它們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所下滑,因為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那些既具備品質又富有文化相關性的產品。消費重點正從炫耀性消費轉向有意義、價值導向的購買。
在中國,消費市場正步入一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新時代。那些傾聽顧客聲音、擁抱數字平臺并提供與消費者個人產生共鳴產品的品牌,將有望在這個新時代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