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2025)近日盛大啟幕,吸引了眾多行業內外目光。在此次展覽的璀璨舞臺上,蜂巢能源攜其全系列短刀電池、6C電池、商乘共享電池、蜂行系列以及越野專用電池等明星產品驚艷亮相,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前沿探索。
在展會現場,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發表了關于未來電池技術趨勢及公司快充技術突破的主旨演講。他強調,疊片工藝將是推動超充技術和固態電池量產的關鍵所在。相較于傳統的卷繞工藝,疊片工藝在極組應力控制、金屬沉積均勻性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固態電池領域,其成為實現量產的唯一技術路徑。
楊紅新進一步闡釋,疊片工藝能夠確保電芯內部金屬沉積更加均勻,有效避免R角沉積不均的問題,這對于固態電解質材質脆性大、易斷裂的特性尤為重要。蜂巢能源自創立之初便深耕疊片工藝,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優化,成功推出熱復合飛疊技術,實現了八個工位同時疊片的高效生產,疊片效率已提升至0.125秒一片,生產效率逼近傳統卷繞工藝。
熱復合飛疊技術的研發不僅涉及電芯設計、制造工藝、產線算法等方面的革新,還需要對原材料進行調整,是一場從生產鏈條到產品性能的全面顛覆。隨著快充電池和固態電池市場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向疊片工藝,如吉利旗下的吉曜通行、廣汽埃安旗下的因湃電池等,均開始采用疊片方式生產電池。
在快充技術方面,楊紅新分享了蜂巢能源的突破性進展。他指出,當前行業普遍關注10%-80%或30%-80% SOC的充電時間,卻忽視了80%-100% SOC的充電效率。為此,蜂巢能源致力于提升末端快充性能,其4C快充項目已實現全窗口充電時間優化至15分鐘,80%-100% SOC充電時間縮短至5分鐘,較競品提升30%。
楊紅新還介紹了蜂巢能源的王牌產品——“二代龍鱗甲”電池。這款電池不僅擁有65度超大電量,還兼顧800V快充能力,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從20%充至80% SOC僅需12.1分鐘,快充循環次數超過1600圈,并支持6C超充。其獨特的“熱-電分離”技術通過CTP設計,實現了電芯上下粘接,有效避免短路風險,提前滿足了新國標標準。
“二代龍鱗甲”電池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現出色。其底部采用超高強鋼底護板與T形雙層型材防護結構,可承受高達1000J的沖擊,強度超過新國標的6倍。據悉,該電池將于2025年6月中旬大規模量產,并將首先搭載于高端MPV、轎車和SUV車型上。
此次CIBF2025展會,蜂巢能源不僅展示了其在電池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前沿探索,更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疊片工藝和快充技術的不斷突破,蜂巢能源正引領著新能源電池行業邁向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