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在該季度實現了穩健增長。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達到了2364.54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23.82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則為119.73億元人民幣。這一成績顯示出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依然保持了穩健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員工總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時為124,320人,與上一季度末相比減少了7萬人。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的出售及終止合并所致,盡管部分減少被新招聘的員工所抵銷。這一調整反映了阿里巴巴在業務戰略上的靈活性和決斷力。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財報發布后表示,本季度和整個財年的業績顯示,公司的“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正在持續見效,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特別是在AI需求的強勁推動下,云智能集團的季度收入增長加速至18%,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淘天集團客戶管理收入也同比增長了12%,這體現了公司對用戶體驗的投入和商業化舉措正在取得積極成果。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也強調了公司業績的強勁增長,并表示集團整體收入同比增長7%,整體EBITA同比增長36%。他對業務前景充滿信心,并表示將堅定加大投入核心業務,鞏固業務優勢。同時,徐宏還宣布了公司將向股東派發年度和特別股息合共46億美元,這進一步彰顯了公司對股東回報的承諾。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阿里巴巴的各項業務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淘天集團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營收分別增長了9%和22%,顯示出公司在電商領域的強勁實力。阿里云業務也實現了18%的增長,主要由更快的公共云業務收入增長所帶動,特別是AI相關產品的采用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然而,并非所有業務都表現出色。菜鳥業務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下降了12%,這主要是由于菜鳥的電商業務承擔部分物流平臺職責而導致的國內物流服務收入下降所致。這一結果也提醒了投資者,盡管公司整體業績穩健,但個別業務板塊仍面臨挑戰。
在投資方面,阿里巴巴近期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公司出售了高鑫零售的控股權,這一交易導致阿里巴巴虧損了近400億港元。然而,這一決策也反映了阿里巴巴在聚焦核心業務、出售非核心業務資產方面的堅定決心。公司還清倉了B站股權,并減持了小鵬汽車股權,進一步向核心電商業務靠攏。
盡管財報數據亮眼,但阿里巴巴的股價在財報發布后卻大幅下跌超過7%。這一反應可能反映了市場對公司未來增長潛力的擔憂,或是投資者對公司業務調整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阿里巴巴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出了公司在核心業務上的穩健增長和盈利能力。盡管個別業務板塊面臨挑戰,且股價反應不盡如人意,但阿里巴巴依然保持著堅定的戰略定力和業務調整決心。未來,隨著AI和云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司對核心業務的持續投入,阿里巴巴有望繼續保持其在電商和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