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車展的一次深入交流中,億緯鋰能副總裁兼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分享了對動力電池行業未來的獨到見解。他預測,隨著落后產能的逐步淘汰,市場需求將日益向大圓柱電池傾斜。這一趨勢背后的邏輯在于,電動化進程的深化將促使汽車工業回歸本質,即標準化生產。
談及億緯鋰能為何堅守大圓柱電池賽道,江吉兵表示,這與公司的長期戰略緊密相連。億緯鋰能在圓柱電池領域深耕22年,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更重要的是,公司對這一領域抱有極大的熱情和使命感。江吉兵強調:“只有做到最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持續創造價值,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億緯鋰能選擇大圓柱電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原位升級”原則。與方殼電池相比,圓柱電池在材料膨脹力方面更具優勢,無需應對復雜的應力抗衡過程。億緯鋰能在全極耳技術和定向泄壓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大圓柱電池的量產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億緯鋰能的量產效率已達到300PPM,PACK系統垂直度控制精度更是達到了0.2毫米的驚人水平。
江吉兵還透露,億緯鋰能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了大量專利,構建起了堅實的技術壁壘。他自信地表示,其他企業若想涉足大圓柱電池領域,將不得不面對高昂的時間成本和技術挑戰。
近年來,億緯鋰能通過差異化戰略實現了逆襲,特別是在儲能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已成為行業佼佼者。根據財報數據,億緯鋰能2024年營業收入達到486.15億元,凈利潤40.5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在出貨方面,動力電池出貨量為30.29GWh,同比增長7.87%。億緯鋰能的產能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底,其電芯總產能已超過100GWh/年。
億緯鋰能通過“原位升級”策略提高了產能利用率。通過調整電池內部的材料體系,產線無需大規模改動即可實現滿產滿銷。這一策略不僅降低了研發費用,還減少了與甲方主機廠的合作成本,因為雙方無需為每款新車進行大量實驗。
不僅億緯鋰能,寶馬等大車企也開始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發力。寶馬基于濕法電極和全極耳方案的大圓柱電池在性能上表現出色,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均有顯著提升。寶馬已確定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遠景動力為其大圓柱電池供應商。
盡管大圓柱電池目前僅占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的一小部分,但各大研究機構普遍預測,未來幾年大圓柱電池的市場需求將迅速增長。2025年全球市場對于大圓柱電池的需求預計將達到百GWh級別,而到2030年,市場需求將增至數倍,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別。
隨著寶馬、億緯鋰能等企業的強勢介入,以及寧德時代等巨頭的低調布局,大圓柱電池賽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方殼鋰電池巨頭們并未坐以待斃,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這場動力電池的較量中,誰將最終勝出,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