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收購計劃,將以6.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全資收購山東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簡稱“即墨黃酒”)。這一舉動在啤酒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外界普遍認為,青島啤酒此舉意在通過多元化布局,解決其長期存在的淡季虧損問題。
即墨黃酒,作為黃酒北宗的代表,創立于1949年,素有“南紹興,北即墨”的美譽。盡管其規模相較于黃酒行業的頭部企業如古越龍山尚有一定差距,但其近年來展現出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卻不容小覷。2024年,即墨黃酒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13.5%;凈利潤3047萬元,同比增長高達38%。這樣的增速,無疑為青島啤酒的收購計劃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然而,青島啤酒的這次收購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從業務層面來看,青島啤酒可以通過收購切入黃酒細分市場,擴大營收,同時利用即墨黃酒的旺季來彌補自身淡季的虧損,但資本市場對此次并購卻顯得較為謹慎。有投資人士指出,無論是工藝、用戶運營還是跨品類管理,青島啤酒都將面臨不小的挑戰。若黃酒業務增長不如預期,還可能拖累青島啤酒的整體ROE表現和現金流。
青島啤酒近年來確實陷入了“中年焦慮”。其增長引擎熄火,高端化進程受阻,國際化同樣不順。2024年,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321.38億元,同比減少5.3%;凈利潤43.45億元,同比增長僅1.81%。同時,其主品牌的中高端以上產品銷量也出現了下滑。這一系列數據,無疑為青島啤酒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這樣的困境,青島啤酒選擇通過收購即墨黃酒來尋求突破。然而,黃酒市場本身盤子不大,地域性強,溢價低,這些特點都為青島啤酒的整合和市場教育帶來了不小的難題。尤其是在北方市場,黃酒的消費場景較為單一,與青島啤酒的主要消費場景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如何高效整合資源,改變消費者固有認知,開展市場教育,將成為青島啤酒未來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即墨黃酒雖然在山東省內市占率較高,但想要在全國范圍內擴張,難度極大。黃酒市場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古越龍山等頭部企業已深耕市場多年,形成了較為穩固的市場地位。因此,即墨黃酒想要在全國市場脫穎而出,必須形成獨特的差異化優勢。
對于青島啤酒而言,這次收購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但能否通過這次“啤黃聯姻”實現業務多元化和全年銷售穩定性的提升,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青島啤酒需要更加謹慎地考慮如何整合資源、拓展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