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美國東北大學的學生,艾拉·斯臺普頓,在審視課堂講義時遭遇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她的商業課程教授里克·阿羅伍德竟然使用了ChatGPT來生成講義內容。這一發現讓斯臺普頓深感震驚,因為阿羅伍德教授曾在課堂上多次告誡學生不要依賴AI。
斯臺普頓在仔細翻閱講義時,發現了多處ChatGPT特有的引用痕跡、拼寫錯誤以及一些圖像中的異常肢體,這些跡象都表明講義中有AI的參與。面對這一情況,斯臺普頓決定采取行動,她多次與學校管理層溝通,并正式提出了退還8000美元學費的要求,但遺憾的是,學校最終拒絕了她的申請。
此事引起了廣泛關注,《紐約時報》也對此進行了報道。然而,在教育界內部,對于教授使用AI的行為,人們的看法并不一致。俄亥俄大學的英語教師兼AI研究員保羅·肖夫林就認為,學生們對使用AI的教授反應過激,將其視為“怪物”是荒謬的。他強調,課堂上對AI的使用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與此同時,職場上對AI的使用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杜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使用AI的員工在同事中的社會評價往往會受到影響。盡管AI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但其帶來的社會成本也不容忽視。
面對學生的質疑和輿論的壓力,阿羅伍德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承認,使用AI工具是為了讓講座內容更加新穎,但他在使用過程中沒有認真檢查輸出結果,導致了一些明顯的錯誤。阿羅伍德教授表示,現在回想起來,他希望自己能夠更加謹慎地審查這些內容。同時,他也認為教授們在使用AI時應該更加小心,并在使用時向學生明確披露相關信息。阿羅伍德教授希望,自己的這次經歷能夠成為其他教授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