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對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工信部正著手修訂《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規范》,著重關注隱藏式車門把手在極端條件下的安全表現。對此,一汽奧迪迅速響應,始終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嚴謹的工業制造標準,在智能與安全領域持續探索創新。
在智能駕駛技術的推進上,一汽奧迪實現了燃油車型向電車級智能的跨越。全新PPC豪華燃油平臺,配備了先進的E3 1.2電子電氣架構,利用千兆以太網實現數據的高速傳輸,其計算能力直逼主流電動車型。尤為一汽奧迪A5L Sportback作為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技術的燃油車型,成功實現了無圖L2級駕駛輔助功能。
為了提升智能駕駛的感知能力,該車型配備了雙嵌入式激光雷達、12顆攝像頭、6顆毫米波雷達及12顆超聲波雷達,傳感器配置堪稱業界頂尖。獨特的恒溫自清潔系統能夠有效應對惡劣環境對傳感器的影響,確保其在各種條件下都能保持清潔與精準工作,徹底顛覆了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的傳統認知,讓燃油車用戶也能享受到尖端智能駕駛技術帶來的便捷。
在燈光技術方面,一汽奧迪同樣取得了顯著進展,成功實現了從單一照明功能向交互媒介的轉變。其燈光系統在長達105米的燈光隧道內進行了毫米級精度調校,并在配光試驗室通過25米外的精密探頭測量了近200組數據,光強下限值遠超國家標準30%。除滿足國家標準的6項基礎測試外,一汽奧迪還額外增設了18項企業安全標準。數字OLED技術的應用,使得燈光系統能夠實現精準的光型分布,不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更成為了人與車、車與環境之間的重要交互橋梁。
電磁防護方面,一汽奧迪更是投入巨資,建設了電磁兼容測試中心,將輻射限值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的1/700以下,甚至優于微波爐等家用電器。該中心的0米法電波暗室能夠模擬6000MHz全頻段輻射場景,測試場強高達200V/m,是國家標準的6至7倍。通過15種天線對26個頻段進行全面測試,確保車輛在各種場景下導航、通信、娛樂等系統均能正常工作,為用戶創造了一個母嬰級安全的電磁環境。
一汽奧迪不僅在智能駕駛和燈光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還在電磁防護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能,更重新定義了豪華汽車的安全標準,為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