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教融合的浪潮中,杭州新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掌上大學,正以“校企雙向賦能”為戰略核心,全力推動高等教育與企業需求的深度融合。從就業育人的項目落地,到實訓基地的共建,再到創新創業平臺的搭建以及校園文化的深度浸潤,掌上大學通過一系列實際舉措,構建了一個“企業進校園,學生入企業”的全方位合作體系,為廣大學子打通了一條從“培養”到“實習”再到“就業”的順暢路徑。
校企合作的深化,體現在就業育人項目和實訓基地的雙輪驅動下。2024年暑期,掌上大學迎來了中國礦業大學100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進行企業參訪。而在2025年,掌上大學更是成為了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第四期的入選企業,隨后在廣西民族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11所高校設立了“HanDream 大學工作室”。其中,溫州大學的高校旗艦版工作室尤為引人注目,由掌上大學創始人、溫州大學校友張良玉牽頭設立,不僅為學子提供了創業實踐的舞臺,更將企業的真實項目引入校園,讓學生在實戰中磨礪成長。
掌上大學與湖北經濟學院的合作,則是另一大亮點。雙方共同建設的“數智實訓基地”,針對數字經濟時代的人才缺口,打造了一條從“課程學習”到“技能實訓”再到“就業對接”的全鏈條培養模式。學生可以在這里接觸到企業級的數智化營銷場景,參與vivo、藍月亮等知名品牌的校園營銷項目,接受供應鏈管理、社交電商運營等崗位的實戰訓練,優秀學員還將獲得名企的優先內推機會。這一模式得到了湖北省電子商務協會的高度認可,并有望在湖北全省高校推廣。
在教育部項目的框架下,掌上大學還推出了“定向人才培養培訓”、“就業實習基地”和“人力資源提升”三大核心項目,覆蓋了全國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每年,就業實習基地都會提供超過100個實習崗位,涵蓋產品研發、數據分析、校園運營等多個領域。實習生們不僅能獲得企業導師的一對一指導,還能領取每月的專項補貼,表現優異者更有機會直通校招終面。
掌上大學還將前沿技術與高校課程深度融合,在重慶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舉辦了“學習+就業”宣講會,分享了AI營銷工具應用、私域流量運營等實戰課程,累計覆蓋了超過10萬人次的師生。張良玉表示:“我們不僅要輸送人才,更要參與人才培養的全周期,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職場即戰力’。”
除了職業能力的培養,掌上大學還積極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沉浸式”校企互動場景。例如,冠名贊助了溫州大學的“掌上大學杯”第二十二屆校園十佳歌手總決賽,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這類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也讓企業品牌與年輕群體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接。
回顧掌上大學的發展歷程,從2013年由溫州大學學子創業起步,到如今已覆蓋全國2800所高校、服務4000萬大學生的生態網絡,其成長軌跡正是校企協同育人的生動寫照。企業從校園中汲取創新活力,再以資源賦能回饋校園,形成了一個“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發展共贏”的良性循環。在《加快數字人才培育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推動下,掌上大學正與更多高校探索校企合作的深度模式,從實訓室到舞臺,從課堂到職場,用實踐證明了當企業真正走進校園,學生才能更好地走進企業。這種雙向奔赴的校企合作模式,為解決“就業難”問題提供了關鍵鑰匙,也為培養適應未來的人才提供了創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