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裕重工(300185.SZ)在沉寂四年多之后,終于迎來了其控制權的再度變更。這一消息在5月6日晚間隨著公司復牌及控制權變更公告的發布而浮出水面。
本次控制權變更的主角是山東國惠資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惠資本”),一家具有山東國資背景的企業。國惠資本通過協議受讓方式,斥資13.41億元從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港集團”)手中接過通裕重工15.5%的股權。交易完成后,通裕重工的實際控制人將從珠海市國資委變更為山東省國資委。
珠海港集團在2020年下半年以約13億元的價格通過協議收購和定增方式獲得通裕重工控制權,但在此期間,通裕重工的業績并未如預期般好轉,反而連續四年凈利潤下滑。這一表現讓資本市場對通裕重工回歸山東國資懷抱抱有較高期待。公告發布后,通裕重工復牌首日股價大幅高開,最終收盤漲幅達到9.43%,報2.67元/股。
通裕重工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大型鍛件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是全球重要的風力發電機主軸生產基地之一。然而,近年來受風電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產品價格下降,導致業績持續下滑。盡管珠海港集團入主后拓展了高端鑄鋼、核電裝備等板塊業務,并推出了大規模再融資項目,但未能扭轉頹勢。
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4年,通裕重工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5億、2.45億、2.04億和0.41億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25.36%、13.57%、17.01%和79.73%。毛利率也從2018年至2020年的23%~26%之間大幅下滑至2021年至2024年的12.73%~17.28%之間。
盡管業績不佳,但珠海港集團此次出讓控制權并未虧損。珠海港集團當初以約13.32億元的價格獲得通裕重工20.34%的股權,此次轉讓15.5%股權就獲得了13.41億元,覆蓋了購買成本。珠海港集團仍持有通裕重工約4.83%的股權,按當前收盤價計算,價值約5.02億元。
國惠資本對通裕重工的控制權早已“眼饞”已久。早在2019年7月,國惠資本就曾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了通裕重工部分股權。然而,當時珠海港集團橫插一腳,最終獲得了控制權。如今,珠海港集團因業績不佳而有意出讓控制權,國惠資本自然順勢而為。
國惠資本實力不俗,今年1月還與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籌劃戰略重組,合并后的實力將更上一層樓。目前,國惠資本旗下已有魯陽節能(002088.SZ)、魯銀投資(600784.SH)等知名控股子公司。然而,國惠資本入主后也面臨不小的挑戰,需要改善通裕重工的經營業績。
一季度數據顯示,通裕重工實現營業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1.34%;歸母凈利潤3886.85萬元,同比增長270.31%。然而,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財務費用降低和應收賬款壞賬沖回,營收規模仍在原地踏步,毛利率為13.44%,仍處于低位。
國惠資本能否帶領通裕重工走出業績頹勢,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