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知名藝人白敬亭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在北京互聯網法院有了最新進展。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法院已向被告方某公告送達了相關民事判決書,詳細闡述了案件的來龍去脈。
判決書中指出,被告方某通過其在嗶哩嗶哩彈幕網開設的賬號,公開發布了一系列針對白敬亭的侮辱性及不實言論。這些言論嚴重損害了原告白敬亭的社會形象,導致其社會評價大幅降低。為此,法院作出了如下判決:被告方某需在判決生效后的七日內,徹底刪除其在嗶哩嗶哩彈幕網賬號上發布的所有侵權內容;同時,公開向原告白敬亭賠禮道歉,并賠償其精神損害賠償金15000元及律師費5000元。
然而,據后續報道,判決生效后,被告方某并未積極履行其致歉義務。面對這一情況,白敬亭方面依法申請了強制執行,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回顧此案的起源,早在2024年農歷春節期間,白敬亭就遭遇了來自方某、李某等用戶的網絡攻擊。這些用戶通過發布“占春山”、“春山學”等相關內容,并利用逐幀解讀等手法,惡意歪曲、捏造事實,誤導公眾對白敬亭產生了諸多不實印象,如故意制造演出事故、爭搶中心位置等。
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對白敬亭的個人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也對其演藝事業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通過此次法律手段的成功維權,白敬亭不僅為自己正名,也為廣大網民樹立了依法維權、抵制網絡暴力的正面典范。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空間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網絡暴力、不實言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對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構成了嚴重威脅。此次案件的勝訴,無疑為打擊網絡侵權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也提醒廣大網民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共同營造一個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