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芯片制造領域,3nm技術的掌握者寥寥無幾,其中臺積電與三星成為了這一高精尖技術的雙雄。盡管從表面上看,三星在3nm技術上似乎占據先機,這得益于其采用的GAAFET晶體管技術,相較于臺積電的FinFET技術更為先進。三星在2022年上半年便實現了3nm芯片的量產,比臺積電提前了半年時間。
然而,深入探究后便會發現,三星與臺積電的3nm技術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據業內消息透露,臺積電的3nm芯片良率高達80%以上,而三星的良率卻可能不足20%,這意味著在每100顆三星3nm芯片中,有高達80顆可能存在問題,這樣的差距無疑令人咋舌。
從市場反饋來看,臺積電幾乎壟斷了所有的3nm芯片代工訂單,高通、英偉達、聯發科等科技巨頭紛紛選擇與其合作。反觀三星,其3nm芯片幾乎無人問津,甚至三星自家的獵戶座芯片都未采用這一技術,這無疑是對三星3nm技術實力的最有力質疑。
為了挽回顏面并爭取客戶,三星曾計劃在其旗艦芯片Exynos2500上采用自家的3nm技術,以此證明自身實力。然而,這一計劃卻遭遇了重大挫折。據最新消息,由于Exynos2500的良率問題嚴重,三星未能成功生產出這款芯片。更為尷尬的是,三星自家的Galaxy S25系列手機也全面轉向了高通驍龍至尊版芯片。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三星在Exynos2500項目上損失慘重,據估計虧損金額高達4億多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0億元。前期的巨額投入化為烏有,成為了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
盡管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挫折,三星并未放棄。有消息稱,三星計劃在明年推出Exynos2600芯片,并有望采用自家的2nm工藝。據悉,三星的2nm技術將于今年實現量產,這一次三星似乎打算孤注一擲,用自家的2nm技術來挽回顏面。
然而,面對三星的這一決定,業界普遍持謹慎態度。畢竟,三星在3nm技術上的失敗仍然歷歷在目,其能否在2nm技術上取得突破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對于三星來說,如何在芯片制造領域重拾信心并贏得客戶的信任,將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