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動漫短劇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一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是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
回望往昔,動漫短劇在市場上的地位并不穩固,更多時候被視為短視頻平臺上的點綴,其中動態漫短劇尤為典型。這類作品通過將靜態漫畫轉化為動態形式,搭配音效與動畫效果,為觀眾帶來了介于動畫與漫畫之間的獨特體驗。2019年,抖音動漫攜手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推出的“輕漫計劃”,便是這一趨勢的縮影。五年間,該計劃的話題閱讀量從零星的30億飆升至近4900億,為平臺輸送了大量高質量的動漫內容。
在這一浪潮下,諸如“心動投遞員 Nana”、“NewGirl張可妮”等動漫短劇賬號迅速崛起,粉絲數量動輒數百萬。這些賬號的內容策略與真人短劇相似,多聚焦于女頻與男頻兩大熱門題材,如逆襲成長、玄幻后宮等男頻元素,以及大女主、豪門甜寵等女頻配方,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口味。
就在動態漫短劇陷入瓶頸之際,AI技術的興起為動漫短劇領域帶來了轉機。生成式AI模型的出現,使得普通用戶僅憑文字就能創作出完整的影視內容,AI生成動漫短劇迅速成為行業熱點。短短數月間,從默默無聞到小范圍出圈,AI動漫短劇的進化速度超乎想象。
以《興安嶺詭事》的爆紅為標志,AI付費短劇的可行性得到了驗證。隨后,紅果短劇平臺推出了首部AI 3D動漫短劇《玄幻:從拉二胡開始》,進一步推動了AI動漫短劇的發展。中文在線出品的AI動漫短劇《開局物價貶值百萬倍,我竟成了世界首富》,改編自男頻小說,上線抖音次日播放量即突破1300萬次,累計播放量已超4600萬。
AI技術的引入,極大地解放了動漫行業的生產力。借助生成式AI模型,一兩個人就能創作出高質量的內容,實現了降本增效的極致。相較于傳統動畫團隊動輒幾十人上百人的規模,AI動漫短劇的創作成本大幅降低,投入產出比顯著提升。當然,AI生成動漫短劇也面臨著創作能力的挑戰,但相較于傳統方式,已屬微不足道。
真人短劇AI轉繪動漫短劇的新模式也備受關注。紅果短劇平臺推出的《心動的信號》,便是熱門真人微短劇《喬秘書又辭職了》的AI轉繪版。這種一鍵轉繪的再創作方式,既保留了原劇的魅力,又吸引了泛二次元受眾,實現了無痛拓圈。
隨著抖音、快手等平臺對AI短劇創作者的重金扶持,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涌入這一領域,優質項目案例層出不窮。AI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為動漫短劇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也重新定義了行業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