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被譽為“非洲手機霸主”的傳音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挑戰。從昔日的輝煌到如今的困境,傳音的市場地位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顧2024年第一季度,傳音曾以2850萬臺的出貨量,成功躋身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超越了OPPO和vivo。然而,僅僅一年后,情況急轉直下。根據IDC和Canalys的統計數據,傳音已經跌出前五,一季度銷量低于2270萬臺,同比出現顯著下滑。
從最新的財報數據來看,傳音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130.04億元,同比下降了25.45%;凈利潤更是暴跌69.87%,僅為4.90億元。這一系列數字背后,是傳音在非洲手機市場的優勢逐漸喪失,以及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帶來的雙重壓力。
傳音在財報中坦言,業績下滑主要受市場競爭和供應鏈成本的綜合影響,毛利率承壓。傳音一直以其廉價機型在非洲和拉美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隨著供應鏈成本的上漲,其主打的性價比模式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DRAM和NAND Flash等智能手機主要存儲器件的價格上漲,更是讓傳音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為了擺脫困境,傳音曾嘗試轉型高端市場,推出子品牌Infinix的折疊屏手機。然而,由于產品質量和渠道等方面的限制,這一嘗試并未取得成功。傳音在財報中也向投資者發出了警示,如果無法持續保持產品創新并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公司將面臨市場地位下滑和毛利率水平下降的風險。
除了產品創新層面的挑戰,傳音還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主流手機廠商的競爭壓力。小米旗下子品牌Redmi在非洲市場大舉進攻,推出了多款廉價機型,并取得了顯著增長。同時,realme也在非洲市場攻城略地,采取性價比策略,備受年輕消費者追捧。在印度、東南亞、拉美和中東等新興市場,傳音也面臨著vivo、OPPO、小米、三星和摩托羅拉等品牌的激烈競爭。
在非洲大本營被競爭對手逐漸蠶食的同時,傳音在新興市場的進展也同樣遭到圍剿。在印度市場,vivo、OPPO和小米等品牌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市場基礎。在東南亞市場,傳音的增速也低于這些競爭對手。在拉美市場,三星、小米和摩托羅拉合計占據超過60%的份額,傳音僅為9%。在中東市場,盡管傳音曾一度排名前三,但小米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3%,而傳音的增長率僅為9%。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傳音的股價也受到了影響。從2025年2月的113.51元/股跌至71.78元/股,股價跌幅接近30%。傳音能否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重振旗鼓,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