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漫長的演化歷程中,有一種瑰寶歷經數十億年的沉淀與磨礪,于地底深處悄然誕生,它就是天然鉆石。這顆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禮物,以其獨特的形成過程、稀缺的儲量以及無可替代的價值,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始終閃耀著璀璨光芒。
時間:天然鉆石是億萬年歲月的沉淀
天然鉆石的形成堪稱一場跨越時空的奇跡。
每一顆天然鉆石都要在地球內部約160公里處,承受高溫高壓環境的嚴峻考驗,歷經10 - 30億年的漫長時光,才逐漸成型。隨后,伴隨著劇烈的火山噴發,它們沖破重重阻礙來到地球表面。這種歷經億萬年地質變遷才得以形成的過程,使得天然鉆石成為人類所能觸及的最古老的瑰寶之一。從地質學角度來看,在地球整個歷史進程中,能夠形成天然鉆石的極端地質條件極為罕見,而火山活動又充滿偶然性,這一系列因素共同造就了天然鉆石的極度珍貴與稀有。

稀缺:極少的開采量令天然鉆石無比珍貴
天然鉆石的儲量之稀缺,令人驚嘆。作為一種日益稀少的自然資源,天然鉆石在地球上的儲量十分有限。相關數據顯示,1克拉的天然鉆石年開采量僅約等于一個健身球,5克拉及以上的天然鉆石年開采量僅約等于一個籃球。在過去的150年里,天然鉆石僅在橄欖巖、榴輝巖等古老的地幔巖中被發現過。第一枚天然鉆石大約于4000年前在印度的洞穴中被發現,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唯一記錄在案的天然鉆石來源。

目前已探明并具有開采價值的鉆石儲備約25億克拉,如果每年開采1億克拉,可供開采25年。而且,2017 - 2020年天然鉆石產量已由1.52億克拉下降至1.11億克拉,產量呈不斷下降趨勢。地質學家對近7000個金伯利巖管道進行采樣后發現,僅有約60個天然鉆石礦被評為儲量豐富且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當前只有30個主要的天然鉆石礦在投入使用,其中被評為一級礦床的只有7個。隨著現有礦區的逐漸耗竭,天然鉆石的發掘數量在過去16年下降了30%以上。勘探新礦不僅需要雄厚的財力支持,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成功率低于1%,這使得天然鉆石儲量大幅下降。
價格走勢:天然鉆石拍賣價格不斷刷新紀錄
天然鉆石的珍貴不僅體現在其稀有的儲量上,更體現在其價格走勢上。貝恩公司對1970年至2019年的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顯示,在過去35年里,雖然天然鉆石價格也會有所波動,但總體來說,天然鉆石價格的年均增長率約為3%。2021年天然鉆石原石的價格同比增長21%,拋光天然鉆石價格同比增長9%。從整體和長久的趨勢來看,天然鉆石的價格依舊堅挺,大顆粒、高等級的天然鉆石升值和保值的空間更高。

在各大拍賣會上,天然鉆石更是屢創高價,成為收藏投資的熱門之選。2016年成交價5740萬美元的14.62克拉艷彩藍鉆“奧本海默之藍”,2017年成交價7120萬美元的59.6克拉艷彩粉鉆 “周大福粉紅之星”,2022年成交價2190萬美元的228.31克拉白鉆“巨石”,2022年成交價1218萬美元的299.3克拉白鉆“非洲之光”,2022年成交價5771萬美元的39.35克拉藍鉆“戴比爾斯浩宇之藍”……
天然鉆石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更承載著人類賦予的特殊意義。它跨越了漫長的地質年代,見證了地球的滄桑變遷,是人類歷史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成為了無可替代的投資品和傳家寶,承載著家族的情感與記憶,代代相傳。
稀有成就了天然鉆石,時間歷練了天然鉆石,價值凝練了天然鉆石。這顆跨越時空的稀世珍寶,以其獨特的魅力與無可替代的價值,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始終散發著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