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市場的烽火連天中,一批先行受益者悄然浮現——庫迪咖啡的加盟商們正享受著這一波紅利。
早在京東大舉進軍外賣領域前,各類外賣平臺早已悄然開始了補貼大戰。而茶飲咖啡,作為消費者決策成本較低、點單頻率高的品類,自然成為了補貼大戰的主戰場。此番,輪到了庫迪咖啡站在了聚光燈下。北京的一位庫迪加盟商陳先生注意到,自3月中旬起,他的京東訂單量突然激增,隨后整體銷量也持續攀升。
以4月24日為例,與上月同日相比,單日銷量從260杯躍升至500杯以上,增幅驚人。這樣的火爆場面并非個例,江蘇的一位多店加盟商透露,4月以來,其旗下門店的日銷量普遍在400至800杯之間,遠超去年同期水平。而這些訂單中,京東外賣訂單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那么,對于加盟商而言,這杯折后3.9元的生椰拿鐵,他們究竟能從中獲利多少呢?劉先生展示的后臺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一杯生椰拿鐵訂單,在加上打包費和配送費后,用戶實際支付5.9元,而加盟商的最終應收款約為9.2元。再加上庫迪總部針對外賣訂單的補貼政策,加盟商每杯的到手收入大約在10元左右。考慮到單杯材料成本約為5至6元,加盟商在京東外賣上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屬于正常范圍。
然而,對于加盟商來說,京東外賣補貼帶來的真正利好并非單杯毛利,而是銷量的顯著提升。庫迪咖啡自誕生以來,就以9塊9的親民定價深受消費者喜愛。對于加盟商而言,門店銷量和運營支出一直是他們最關注的兩個利潤指標。劉先生表示,即使單杯毛利沒有提升,只要銷量增加,原材料損耗就會降低,從而反過來提升利潤。
不過,也有加盟商表達了不同的看法。陳先生認為,從長遠來看,加盟商的收入主要還是依賴于到店訂單。目前,他的到店訂單補貼線在12元左右,但外賣訂單正在逐漸轉化到店用戶。許多顧客即使到店后,也會選擇在京東上薅羊毛下單自取。大量涌來的外賣訂單也超過了一些門店的承載能力。在京東秒送上,部分門店的熱銷品生椰拿鐵到了下午就缺貨。江蘇的加盟商還表示,訂單量過大不僅會導致缺貨,還會增加客訴率,最近經常出現騎手拿錯訂單的情況。
而對于這些專門為了外賣補貼而來的價格敏感用戶,補貼結束后他們的留存率究竟如何,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但從品牌角度來看,庫迪咖啡與京東的合作無疑達到了互補效應。前者需要銷量,后者需要流量。而且,低價策略一直是庫迪咖啡的強項,相較于其他主流咖啡品牌,庫迪對此并沒有太多顧慮。在消費者單日有限的咖啡消費量中,誰能搶占先機,誰就有可能培養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作為一門微利生意,庫迪咖啡也需要一場銷量刺激來提振加盟商的信心。在剛剛過去的冬天,由于店中店模式不受歡迎以及淡季銷量下滑,部分加盟商的業績慘淡。但從今年2月以來,與哪吒的聯名以及京東外賣的入局,使得加盟商的平均銷量大幅提升。一位加盟商表示,他的門店日訂單生死線是300杯,去年冬天一直維持在200多杯,處于虧損狀態。但從3月開始,銷量已經翻倍。
然而,這場建立在平臺補貼基礎上的銷量刺激,注定不會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在更廣闊的戰場上,美團已經開始向茶飲咖啡品類傾斜流量,餓了么也緊隨其后,發放低價品牌咖啡券。隨著夏天的臨近,真正的旺季還未到來,咖啡價格戰已經悄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