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新能源產業政策再度成為公眾焦點,特別是“430”與“531”這兩個數字在互聯網上掀起熱議。那么,這兩個數字背后究竟代表著什么?它們對新能源行業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隨著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的持續擴大,截至2024年底,其累計裝機規模已達到3.7億千瓦,占全國光伏總裝機的42%。然而,裝機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消納矛盾日益凸顯的問題,原有的管理規范已難以適應當前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環境。為此,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著重強調了就近消納和安全運行管理。
與此同時,新能源上網電價固定價格機制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固定電價難以充分反映市場供需關系,且未能公平分擔電力系統調節責任,這已成為制約新能源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因此,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顯得尤為迫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25〕136號),明確規定新能源項目(風電、太陽能發電)上網電量原則上需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文件的老政策最后執行期限為2025年4月30日,被業界稱為“430”。而發改價格〔2025〕136號文件中提到的存量和新增用戶的并網時間分界點則為2025年5月31日,即“531”。這兩個時間點的到來,標志著新能源行業將迎來一系列新舊更替的變化。
“430”前后,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發生了顯著變化。新的管理辦法更加注重就近消納和安全運行管理,以適應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新環境。而“531”之后,對于新增和存量新能源項目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方面。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原則上需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為了過渡順利,還建立了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確保電費收益既兼顧市場波動,也有機制價兜底。
在新能源防逆流方面,針對光伏、儲能等場景,業界提出了多種防逆流方案。其中包括逆流速斷方案和柔性調節方案。逆流速斷方案通過在市電進線處安裝防孤島/逆流一體化裝置,實時監測光伏或儲能放電情況,一旦發生孤島、逆流情況,就及時切斷并網點斷路器,實現防孤島、防逆流目的。該方案成本較小,改造簡單,但可能導致部分光伏棄電或用戶用電成本增加。
而柔性調節方案則更加靈活,能夠盡可能利用光伏或儲能電來滿足負荷需求。該方案通過在市電進線處安裝孤島/逆流一體化裝置,實時監測光伏或儲能上網情況,將監測信號上傳給協調控制器或能量管理系統。通過對逆流數據的邏輯計算,對逆變器或變流器的輸出功率進行調整,實現無逆流情況。該方案安裝方便,能夠柔性防逆流,但配置相對復雜一些。
為了實現多站點的綜合監控、管理、運維等工作,業界還建議配置智慧能源管理云平臺。該平臺能夠深度融合微電網發電(光伏、風電、傳統能源)、儲能系統及多元化用電負荷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實現源-網-荷-儲協同運行。通過智能診斷、策略優化與可視化全景分析,賦能企業微電網高效管理,達成能效數字化、安全智能化、調控精準化、數據可視化的目標。
“531”新政策執行后,雖然新增項目的收益穩定性不如存量項目,但仍有利潤空間。企業可以通過在電力高峰時參與市場競價,爭取更高交易電價;探索光伏+儲能模式,用儲能錯峰提高能源價值;關注長周期購電協議,鎖定長期收益,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積極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爭取綠色屬性和綠證收益等多種方式來提高項目收益。
在這一系列政策變革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一站式服務能力和“云-邊-端”的能源互聯網生態體系,在為企業提供能效系統和用電安全解決方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新能源行業的不斷發展,安科瑞電氣將繼續秉承“創新、高效、團結、誠信”的理念,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用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