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文旅市場在擴內需、促消費及入境便利化政策的推動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該季度國內出游人次高達17.9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6.4%,國內旅游總消費更是達到了1.80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同時,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數據也揭示了出入境旅游市場的回暖,一季度出入境人次達到1.63億,同比上升15.3%,其中入境外國人數量增長了40.2%,免簽入境占比高達71.3%。
在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加之科技賦能和供給革新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文旅產業的投資活動也顯著回升。文旅集團作為投融資的主要力量,整體呈現出投資活躍、融資趨穩的態勢。在投資方面,項目多元化與品質化并進,戰略整合加速,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新主體不斷涌現并積極探索“文旅+”的新模式。融資方面,中期票據成為主流融資方式,占總融資額的約40%,以匹配文旅項目長周期的特性需求。江蘇、浙江、北京、香港四地的文旅集團融資規模占比高達50%,顯示出頭部和大型文旅集團在資本市場的顯著優勢和較高認可度。
具體來看,一季度全國代表性文旅集團(公司)投資簽約了56個重點文旅項目,其中37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總計達到463.24億元。單個項目投資金額超過50億元的有三個,分別是湖南武岡古山文旅休閑特色小鎮項目、泉州市洛江區文旅低空經濟示范區項目和廬山西海國際康旅特色產業項目。簽約項目類型豐富,涵蓋了主題樂園、演藝項目、酒店及度假村、文旅綜合體、景區升級改造、低空旅游等,反映出市場對綜合性、高品質住宿和體驗式文旅產品的強烈需求。
在項目區域分布上,廣東、福建、四川、湖北、云南等18個省市均有涉及,顯示出文旅投資的廣泛性和多樣性。廣東和福建的簽約項目數量多且投資金額大,顯示出兩地文旅產業的強勁發展勢頭。四川和湖北等省份也通過大型項目推動文旅產業的升級。整體而言,東部沿海及經濟較發達地區文旅投資活躍,中西部地區也在積極布局。
在投資主體方面,既有宋城演藝、華僑城商管、錦江國際集團等知名大型文旅企業,也有大連文體旅集團、平潭實驗區文旅集團等地方文旅集團,還有菲律賓安德集團、溫德姆酒店集團等國際企業參與投資。多方投資主體的共同發力,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季度文旅集團的收購和增資動作也頗為頻繁,涉及景區運營、高端民宿、酒店資產及項目合作等領域。企業通過收購拓展業務邊界、完善產業鏈,增資則為項目推進和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例如,祥源文旅完成了臥龍中景信的股權過戶,有助于其在川渝地區拓展業務版圖;攜程收購了高端民宿品牌大樂之野67%的股權,旨在強化中高端民宿市場的布局。
在融資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文旅集團融資項目69項,涉及42個文旅集團,融資金額總計476.41億元。雖然項目數量同比略有下降,但融資金額依然龐大。融資工具以中期票據和超短期融資券為主,適合文旅集團不同周期的資金需求。江蘇省各文旅集團的發債項目數和融資金額均位列首位,顯示出經濟發達地區文旅集團的雄厚實力和融資優勢。
代表性文旅集團的融資表現也十分亮眼。首旅集團和中國旅游集團等大型央企的融資金額最高,均達到了60億元。廣西旅游發展集團一季度成功發行了5筆債券,融資金額共計25億元。豫園股份和湖北三峽文旅集團等也在融資方面表現出色,成功發行了多筆債券,為公司的戰略布局和項目推進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