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的璀璨舞臺上,上汽大眾以一系列創新舉措和重磅產品,向業界展示了其面對新時代市場需求的獨特解法。
車展期間,上汽大眾的多場活動精彩紛呈,其中4月24日發布的ID.ERA車型尤為引人注目。這款全尺寸增程式SUV不僅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前沿科技引發了現場熱潮,更將車展推向了新的高度。雖然具體車身尺寸尚未揭曉,但ID.ERA通過優化的短前后懸設計,極大提升了車內空間的利用率。其設計融合了德系簡約風格與東方美學元素,車身一體化設計展現了結構與功能的完美結合,簡約而不失硬朗。
在燃油車領域,上汽大眾的Pro家族同樣帶來了不少亮點。途昂Pro憑借第五代EA888發動機與DQ501變速箱的黃金動力組合,展現了卓越的性能。而帕薩特Pro則新增了1.5T動力選項,并提供了升艙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這些新車型的推出,彰顯了上汽大眾在燃油車領域持續創新、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的決心。
除了重磅產品的發布,上汽大眾還在車展期間舉辦了多場發布會,詳細闡述了品牌的技術戰略與產品規劃。據悉,上汽大眾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超過20款新車,其中在2026年底前就將有10款車型落地,包括7款新能源車型。這一密集的新車投放計劃,充分展示了上汽大眾鞏固市場地位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上汽大眾在股東雙方深化戰略合作后發展迅速。多款新車如大眾品牌首款增程式概念車ID.ERA、全新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等相繼亮相,展現了其強大的產品陣容。這些新車的推出,不僅豐富了上汽大眾的產品線,更提升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上汽大眾的“本土化”戰略并非空談,而是深入到了供應鏈、研發以及產品架構的各個環節。位于合肥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就是這一戰略的重要體現。大眾集團投資35億元將其打造成除德國總部之外規模最大的技術研發中心,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了CMP平臺和CEA架構。在開發過程中,上汽大眾聯合了多方力量,如一汽大眾、CARIAD中國以及小鵬汽車等。CMP平臺借助本土研發的優勢,開發速度提高了30%,成本降低了40%,徹底改變了大眾以往被認為“德系慢性子”的傳統形象。
回顧上汽大眾在中國市場的40年發展歷程,其憑借合資模式以及歐洲標準的產品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如今,隨著汽車行業的深度變革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傳統合資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上汽大眾始終秉承德系品質標準,踐行“油電同進,油電同智”的理念,通過在燃油車、新能源領域的全勢能布局和智能技術的賦能,為自己贏得了繼續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