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世界讀書日的溫馨氛圍中,新華網攜手京東圖書及其消費與產業發展研究院、京洞察,共同揭曉了一項針對2000名讀者的“世界讀書日小調查”,深入探討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與心靈追求。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74.7%)保持著每周閱讀的習慣,年均閱讀量達到7.3本書。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半數(52.2%)的受訪者在書籍上的年度投入超過500元,彰顯了閱讀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閱讀,對于許多人而言,已超越了簡單的知識獲取,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和心靈慰藉。超過六成(60.4%)的受訪者將讀書視為最具高級感的活動,超越了運動和旅行。讀書的意義多元且深遠:它既是自我豐富(51.4%)與提升(39.4%)的途徑,也是娛樂放松(44.7%)、心靈治愈(35.5%)和對抗焦慮(33.8%)的有效方式。一位27歲的互聯網從業者王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通過閱讀《活著》找到了逃離現實、放松心靈的片刻寧靜。
盡管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但閱讀的熱愛并未減退。數據顯示,32.6%的受訪者堅持每天閱讀,近六成人在新年計劃中加入了閱讀的元素。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紙質書(54%)的忠實擁躉上,電子書(34.2%)的閱讀比例也較去年增長了近5個百分點,滿足了現代人對于便捷與碎片化閱讀的需求。
在電子書的助力下,無論是在地鐵、咖啡館,還是短暫的休息間隙,閱讀已成為隨時隨地可享的精神盛宴。作家畢淑敏指出,讀書能讓精神不再孤獨,是與書本建立一生友誼的美妙之事。這一觀點在調查中得到了共鳴,受訪者普遍認為,閱讀賦予了他們面對生活的韌性與內在力量。
對于讀書的意義,受訪者的理解更加多元且深刻。他們選擇“閱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賦予選擇的機會”、“不在于成就大小,而在于內在力量的獲得”以及“成為有溫度、有情趣、會思考的人”等選項,顯示出對讀書價值的重新定義,超越了世俗的成功觀念。
調查中,一道“閱讀時間換算題”引發了廣泛討論,提醒人們在忙碌生活中不要錯過那些本可用于閱讀的寶貴碎片時間。事實上,46.8%的受訪者已將閱讀融入日常,而25.3%的人則計劃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碎片化閱讀正逐漸成為新常態。
值此世界讀書日之際,京東圖書通過“423閱讀狂歡節”,推出了覆蓋通勤、旅行、休閑、社交、親子共讀等九大場景的書單,鼓勵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讓心靈得到滋養。活動自4月21日0點至24日24點在京東APP火熱進行,搜索“閱讀狂歡節”,即可加入這場全民閱讀盛宴,共同探索文字的美好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