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子行業有三個值得驕傲的品牌,分別是號稱“雙A”的華碩宏碁(英文商標分別是Asus和Acer),以及手機制造商HTC(臺灣本地稱為宏達電公司)。不過三家中除了華碩之外,都陷入了困境。
最近媒體和一些分析師表示,同為電腦大廠的華碩公司和宏碁公司,應該合并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從而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不過宏碁高管日前表示合并面臨一些困難。
三家臺灣品牌中,華碩表現較好,目前已經開始向手機業務轉型,追趕首先出發的聯想集團。而宏碁面向手機的轉型,動作緩慢,已經完全錯失了全球安卓手機高增長的商機。最新市調數據顯示,宏碁的個人電腦銷售,也出現了大幅暴跌。
而另外一家HTC的問題則是眾所周知,陷入了中國內地高性價比安卓手機和蘋果三星的雙重夾擊中,高不成低不就,最終導致手機銷量和收入大幅暴跌,目前的營收跌幅為一半。不久前,HTC已經宣布了兩千人大裁員計劃。
早前曾經傳出消息稱,正在向手機轉型的華碩電腦,希望收購HTC,但是掌門人王雪紅表示不會對外轉讓。
據國外科技新聞網站報道,近來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在個人電腦產業夕陽化的背景下,華碩和宏碁應該合并,從而提升競爭力、加速轉型。
不過宏碁首席執行官陳俊圣日前公開表示,華碩和宏碁的合并不太可能發生。
陳俊圣表示,宏碁和華碩一直以來是激烈競爭的對手,現在想要融合為一家難度巨大,另外如果兩家公司合并,個人電腦的市場份額合計將超過七成,這將會違反臺灣本地的反壟斷法律。
他也表示,雖然華碩和宏碁的產品線有類似之處,但是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差異巨大,合并之后很難整合。
在從電腦行業向移動設備轉型的過程中,宏碁的動作緩慢,表現令人失望。從四月份以來,宏碁的股價已經暴跌了一半。八月底,宏碁的創始人施振榮在談到并購時表示,歡迎外部公司收購宏碁,但是他們可能只會買到一個“空殼”,并且付出巨大代價。
據統計,今年七月份,宏碁的銷售收入大跌了三成。
在個人電腦市場,聯想集團、惠普和戴爾形成了三強爭霸格局,華碩和宏碁的影響力日漸微弱。
而在智能手機市場,華碩和宏碁均在行業內排不上號。和中國內地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高性價比手機”的爆發相比,華碩和宏碁對于市場變化反應太過緩慢,沒有抓住安卓手機熱銷的寶貴商機。
華碩目前已經開始在印度大批量銷售手機,少部分手機也進入了中國內地、美國等市場,但并未獲得實質性份額。華碩公司不久前表示,印度將是其最大手機市場,未來公司所有手機中,將有七成在印度本地制造。
在手機市場,宏碁公司堪稱名不見經傳。日前在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上,宏碁推出了一款硬件配置極高的游戲手機,獲得了媒體關注。
有業內人士認為,全球智能手機的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增速開始下滑,中國內地市場上半年已經開始萎縮,市場萎縮導致廠商競爭加劇,利潤薄如刀片。在此背景下,宏碁在手機市場遲到的轉型,成功的希望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