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最新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多項核心指標刷新歷史紀錄。財報顯示,公司當季總收入達11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千億級營收規模。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81%至113億元,不僅遠超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預期,更創下單季盈利新高。毛利率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至22.9%,展現出強勁的盈利韌性。
支撐這份亮眼成績單的,是小米三大核心業務的協同突破。智能手機業務持續鞏固高端市場地位,當季出貨量達4330萬臺,全球市場份額穩居前三,中國大陸市場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4000-6000元價位段產品銷量占比提升至18.9%,9月發布的小米17系列首月銷量較前代增長30%,其中6000元以上超高端機型占比超八成。面對存儲成本持續攀升的行業挑戰,公司通過產品結構優化維持毛利率穩定,高端機型年出貨量目標直指3000萬臺。
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成為最大增長極。自2024年4月啟動交付以來,小米汽車僅用18個月即實現單季盈利,三季度交付量達108,799輛,平均售價26萬元,毛利率高達25.5%。這一表現不僅領先于理想汽車的20%水平,更顯著優于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公司透露,本周將提前完成全年35萬輛交付目標,月交付量有望突破4萬輛。技術改造帶來的產能提升,疊加SU7 Ultra、YU7等新車型投放,為后續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AIoT業務持續展現高質量發展態勢。當季收入同比增長5.6%至276億元,毛利率連續七個季度提升至23.9%。連接設備數(不含手機、平板、筆記本)突破10億臺,擁有五件以上設備的用戶達2160萬,同比增長26.1%。智能家電工廠的投產形成完整閉環,空調年產能規劃達700萬臺。海外收入創歷史新高,為2026年全球市場拓展奠定基礎。公司明確表示,家電業務將堅持ASP提升與利潤改善的雙重目標,拒絕參與價格戰競爭。
研發創新成為驅動增長的核心引擎。三季度研發投入達91億元,同比增長52.1%,全年投入預計突破300億元,研發團隊規模擴大至24,871人。澎湃OS系統在流暢度、響應速度等體驗指標上獲得用戶認可,小米17 Pro Max搭載的超級像素排列技術引領顯示行業創新。智能駕駛領域即將發布的HAG增強版,標志著公司正式躋身行業第一陣營。智能工廠體系覆蓋手機、汽車、家電三大業務,形成從研發到量產的完整閉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