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重卡領域,一家名為光梭未來的新勢力企業正以務實姿態嶄露頭角。與部分熱衷概念炒作的品牌不同,這家企業將研發重心聚焦于產品落地與場景適配,其首款量產車型來福純電重卡已正式進入市場,憑借多項技術創新引發行業關注。

作為1.0階段的核心產品,來福純電重卡采用6×4電驅橋結構,搭載寧德時代400.61kWh磷酸鐵鋰電池組。通過CTC底盤一體化技術,車輛在保持9噸自重的同時,將空間利用率提升15%,綜合工況續航達350公里。針對運輸效率痛點,該車支持雙槍600A快充模式,15分鐘即可補充約100公里續航,較傳統油改電車型運營效率顯著提升。動力系統采用前后雙電機布局,單電機峰值功率390kW、扭矩720N·m,配合集成式電驅橋設計,在減重超100公斤的基礎上實現傳動效率提升10%,故障率下降30%。
在能耗控制方面,車輛搭載的智能通路速度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可根據路況實時切換駕駛模式。配合制動能量回收優化策略,使電耗控制在1.12kWh/公里,較同類產品降低8%。針對充電設施適配性,研發團隊創新設計國標直流快充座,集成溫度監測與模塊化更換功能,維護成本降低80%,使用壽命延長25%。環境感知系統則通過氣電制動協同控制,實現5%以上的能量回收效率提升。

駕駛艙設計充分考量卡車司機需求,四點懸浮式駕駛室配備氣囊座椅,有效過濾路面顛簸。中控臺集成12英寸導航屏與智能空調系統,AEBS自動緊急制動、LDWS車道偏離預警等輔助功能按鍵布局符合人體工學。生活區配置1.2米寬臥鋪、雙杯架及分層儲物格,滿足長途運輸的休憩需求。整車尺寸7615×2550×3570mm,軸距3950+1350mm的布局,在保證3570mm貨箱高度的同時,實現0.38的風阻系數。
據企業產品規劃,2.0階段將重點突破L4級智能駕駛技術,通過車路協同系統實現編隊行駛功能。3.0階段則計劃推出全無人底盤運輸平臺,構建覆蓋干線物流、礦區作業等場景的智能運輸網絡。目前600kWh長續航版本已進入測試階段,預計將滿足跨省運輸等更嚴苛工況需求。
行業分析師指出,光梭未來的技術路線凸顯差異化競爭策略。其正向開發架構使車輛在能效、可靠性等核心指標上形成優勢,特別是針對煤炭運輸、港口集疏運等高頻場景的深度優化,有望打破新能源重卡"叫好不叫座"的困局。隨著600kWh車型的推出,該品牌或將重構中短途運輸市場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