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市場近期迎來新一輪價格波動,三星電子近日正式宣布上調部分內存芯片報價,其中32GB DDR5模塊價格漲幅高達60%,從9月的149美元躍升至239美元。這一調整不僅刷新了行業價格基準,更引發產業鏈連鎖反應,從數據中心到消費電子終端均面臨成本壓力。
據供應鏈內部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在10月暫停報價后,于近日向合作伙伴發出正式調價通知。除旗艦產品32GB DDR5外,16GB和128GB模塊價格分別上漲至135美元和1194美元,漲幅約50%;64GB和96GB產品則有30%的價格上浮。這種全品類漲價策略,直接推高了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整體預期。
全球電子元件分銷商孚升電子總裁高納曼指出,當前科技企業面臨的存儲芯片短缺問題,其嚴重性可能超過價格本身。多家芯片采購方證實,由于供應緊張,部分客戶已調整采購策略,中芯國際表示有客戶轉向替代方案或暫停采購,小米方面也承認內存成本壓力將傳導至終端產品定價。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顯示,三星電子此次調價幅度超出行業預期。該機構預測,三星第四季度簽署的采購合約價格將上漲40-50%,顯著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30%平均水平。這種激進定價策略,或將重塑全球存儲芯片市場格局。
價格傳導效應已開始顯現。數據中心運營商透露,AI訓練集群建設成本因內存漲價增加15-20%,部分項目被迫推遲。消費電子領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產品的BOM成本平均上升8-12%,廠商正在評估是否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行業觀察家認為,本輪漲價周期可能持續至2027年。由于芯片生產周期長達6-9個月,當前調價影響將逐步體現在2026-2027年上市的電子產品中。服務器廠商預計,新一代產品定價將因此提高10-15%,消費電子終端可能面臨5-8%的價格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