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近日發文澄清,蘋果并未因市場表現調整iPhone Air系列的迭代節奏。針對此前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關于iPhone Air 2推遲發布的報道,古爾曼指出蘋果從未將這款超薄機型納入2025年發布計劃,其命名策略已暗示非年度更新機型。
根據古爾曼披露的信息,蘋果在開發首款iPhone Air時,預期該機型將占據新iPhone銷量的6%-8%,這一比例與當前iPhone 16 Plus的市場表現相近。盡管The Information曾報道蘋果因銷量未達預期無限期擱置iPhone Air 2,后又修正為推遲至2027年春季發布,但古爾曼強調蘋果從未制定過2026年前推出第二代機型的規劃。
關于產品升級方向,兩大媒體存在顯著分歧。The Information認為蘋果將通過增加第二顆后置攝像頭提升競爭力,而古爾曼則透露蘋果將優先推進2納米芯片研發。這項技術突破預計可顯著改善首代機型飽受詬病的電池續航問題,相較增加攝像頭模組更具實際價值。
針對攝像頭升級方案,古爾曼提出技術可行性分析。他指出在現有緊湊型機身中新增超廣角鏡頭,需要重新設計整個攝像頭模塊布局,這對于定位小眾的超薄機型而言成本過高。唯一可能的技術遷移邏輯,是為未來可折疊iPhone的雙攝設計提前驗證技術路徑。
最新產品路線圖顯示,蘋果將于2026年秋季推出iPhone 18 Pro系列及首款可折疊機型,次年春季再發布iPhone 18標準版、入門款iPhone 18e及可能的iPhone Air 2。這種發布節奏表明蘋果正通過差異化產品線覆蓋多元市場需求,超薄機型將繼續保持非年度更新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