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南極的內部公開信,讓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這封為慶祝新東方成立32周年而寫的全員信,不僅描繪了南極的冰雪世界,更在員工群體中引發了復雜反響。
信中,俞敏洪以南極企鵝的生存狀態作比,強調新東方團隊在困境中堅守初心、相互扶持的精神。他提到,企鵝通過集體取暖抵御嚴寒,正如新東方人以共同信念面對行業變革。這種充滿詩意的表達,本意是傳遞企業凝聚力,卻意外引發了內部討論的熱潮。
與此同時,國內新東方員工的工作狀態成為另一焦點。多位員工在社交平臺分享加班經歷,形成鮮明對比。有教師透露,連續十小時的課程安排讓身體不堪重負,晚八點半下班后仍在地鐵上處理工作郵件;運營人員則描述,深夜十點的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與南極的冰雪世界形成時空錯位。
這種反差催生了獨特的職場文化現象。部分員工以幽默方式表達訴求,有人模仿俞敏洪的文風撰寫"回信",將企鵝比喻轉化為對工作強度的調侃;更有員工創作打油詩,用"老板南極看企鵝,員工辦公室熬夜"的句式,以戲謔方式反映現實困境。這些內容在內部論壇迅速傳播,引發廣泛共鳴。
企業周年慶本應是凝聚共識的時刻,卻因地域與職場的雙重場景碰撞出意外火花。南極的冰雪純凈與辦公室的鍵盤聲響,企鵝的抱團取暖與員工的個體奮斗,共同構成這幅充滿張力的商業圖景。這場由一封信引發的討論,折射出當代職場人對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深層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