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近日迎來重要技術突破——華東地區首批RNP AR(要求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飛行程序完成試點運行。11月16日中午,廈門航空MF8832航班成為首個應用該技術的進港航班,在07跑道精準著陸,標志著這項精密導航技術正式服務于華東航空樞紐。
該技術通過衛星定位與機載監控系統實現無地面導航設備的精密進近,能夠自主規劃最優航跡并實時監測飛行狀態。據機場航務部門介紹,RNP AR程序可自動規避障礙物,當飛行路徑偏離預設軌跡時,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特別適用于地形復雜或空域繁忙的機場環境。
實際運行數據顯示,新程序顯著提升了運行效率。執飛機組反饋稱,飛行路徑縮短約10公里,單次飛行節省2分鐘時間。機場運營數據顯示,當前日均進港航班量達460架次,全面推廣后每小時起降容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優化后的航線設計還減少了低空盤旋環節,單程飛行時間再縮短2-3分鐘,同時通過調整飛行路徑有效降低了周邊住宅區的噪音影響。
這項起源于高原機場的導航技術,經過十余年發展已成功應用于繁忙樞紐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作為華東地區重要航空樞紐,將持續收集運行數據,重點評估跑道容量提升效果,為區域空域資源優化提供技術支撐。據技術人員透露,RNP AR程序的推廣不僅提升了飛行安全性,還為機場在復雜天氣條件下的運行提供了更多保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