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精尖的衛星組件到貼近日常的新能源汽車部件,從工業生產中的特種材料到消費電子產品的關鍵元件,材料創新正成為推動多領域發展的核心動力。在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新材料專區成為全球科技企業展示最新成果的窗口,眾多跨國企業借助這一平臺加速技術落地,推動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
一家德國特種材料制造商在展區重點展示了其新一代超薄柔性玻璃。這款厚度僅相當于人類發絲的產品,憑借柔韌性與耐用性,自2020年首次亮相進博會后便迅速實現本土化生產。目前,該材料不僅應用于國產折疊屏手機的蓋板玻璃,還拓展至太空光伏領域,作為電池蓋板有效屏蔽宇宙輻射,為航天器提供可靠保護。企業負責人透露,通過設立中國總部并構建中德聯合研發團隊,他們能夠更精準地響應本土客戶需求,持續推動創新產品迭代。
另一家連續八屆參展的德國企業,此次帶來了針對中國市場需求定制的移動式分析儀。這款專為煉鋁工藝優化的設備,可在生產現場實時檢測鋁液中的鐵、硅、銅等關鍵元素含量,幫助企業快速調整合金配方,提升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據企業代表介紹,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其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扎根中國50余年的經驗積累,使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本土產業需求,形成技術適配優勢。
在航空制造領域,先進復合材料的應用正引發革命性變革。某國際企業展示的飛行器旋翼產品,通過全球首創的加工技術,將傳統工藝需100余小時的制造流程壓縮至1分鐘,同時確保產品強度與安全性不受影響。該技術已確定在進博會后啟動中國試點項目,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實現規模化生產,有望為低空經濟領域提供關鍵部件支持。
從消費電子到航空航天,從傳統工業到新興產業,進博會正成為全球新材料技術匯聚與轉化的重要樞紐。跨國企業通過深度參與這一平臺,不僅實現了技術成果的快速商業化,更通過與中國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