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市場正經歷新一輪激烈競爭,價格戰與規模擴張成為兩大核心戰場。隨著星巴克中國宣布與博裕資本達成股權合作,這場持續多年的市場爭奪戰進入全新階段,行業格局面臨深度重構。
低價策略仍是當前市場的主旋律。折扣零售品牌好特賣近期推出"店中店"咖啡業務,美式咖啡定價3.9元,風味拿鐵僅售6.9元,價格直逼瑞幸、庫迪補貼時期的水平。奶茶品牌古茗更在10月推出"全場咖啡2.9元"促銷活動,通過優惠券形式將現磨咖啡價格壓至新低。這種價格競爭可追溯至2023年,當時瑞幸、庫迪通過"9.9元"補貼策略快速搶占市場份額,隨后蜜雪冰城旗下幸運咖以6-8元價格帶主攻下沉市場,形成多層次價格競爭格局。
原料成本攀升與終端價格下行的矛盾日益突出。2025年2月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創47年新高,近一年漲幅達118.57%。10月24日紐約市場期貨價格再漲近4%,觸及每磅4.36美元紀錄高位。供應鏈人士透露,即便對具備規模優勢的品牌而言,9.9元/杯的定價已壓縮至微利空間,持續低價策略可能引發虧損風險。
規模擴張競賽同樣激烈。瑞幸咖啡于2023年6月率先突破萬家門店,成為本土餐飲行業第五個"萬店俱樂部"成員。庫迪咖啡緊隨其后,在2024年10月達成全球萬家門店目標。當前最接近萬店門檻的是幸運咖,其門店數量從2024年的4600家激增至10月24日的超9000家,內部目標直指2025年初破萬。星巴克中國雖以8011家門店暫居第三,但公布的擴張計劃顯示,其中國門店數量將逐步增至2萬家,鞏固全球第二大市場地位。
跨界參與者正重塑競爭生態。京東在2025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宣布推出"七鮮咖啡",啟動三年萬店合伙人計劃,擬投入百億資金。消費電子企業追覓科技通過DM CAFE品牌切入市場,招商手冊顯示其快取店投資20-30萬元,大師店60-100萬元,回本周期8-14個月,目標2026年達成萬店規模。該品牌已鎖定江浙滬、廣東等16個省市作為重點擴張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