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際市場親切稱為“三蹦子”的電動三輪車,正以輕便靈活、經濟實用的特性席卷全球。這款起源于中國民間的交通工具,如今已蛻變為中國制造業出口的新銳力量,而其背后離不開江蘇豐縣——這座曾以經濟薄弱著稱的小城,如何成長為全球最大電動三輪車生產基地的傳奇故事。

從田間地頭的農用載具,到城市物流的配送利器;從環衛作業的專用車輛,到旅游景區的觀光座駕,豐縣生產的電動三輪車已衍生出覆蓋多場景的完整產品線。更令人矚目的是,針對歐美市場開發的定制化車型正批量出口,年產量突破500萬輛大關,產品遠銷130余個國家和地區,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這座蘇北小城的產業崛起并非偶然。經過多年深耕,當地企業已掌握從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制造的關鍵技術,構建起涵蓋200余家配套企業的產業生態。在豐縣經濟開發區,自動化生產線與智能檢測設備晝夜運轉,每90秒就有一輛電動三輪車完成組裝下線,而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重復上演。

在國際貿易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豐縣電動三輪車憑借差異化競爭優勢持續開拓新市場。企業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快速產品迭代,既能滿足東南亞市場的性價比需求,也能為歐洲客戶提供符合歐盟標準的定制方案。這種“草根產業”的全球化突圍,正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鮮活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