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近日迎來重要股東變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通過可轉債轉股方式,持續增持該行股份。10月24日晚間,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移動通知,后者將其持有的1483.828萬張浦發轉債轉換為1.186億股普通股。此次轉股后,中國移動持股比例從17.88%提升至18.18%,觸及1%的整數倍變動節點。
這并非中國移動首次出手。10月13日、17日、24日,該公司連續三次公告可轉債轉股事項,分別將5631.454萬張、1874.071萬張和1483.828萬張浦發轉債轉為普通股。三次操作后,中國移動持股數量增至60.53億股,持股比例升至18.18%。目前,其仍持有95.97萬張浦發轉債,若全額轉股,持股數量將進一步增至60.61億股,與第二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的60.65億股僅相差400萬股。
根據公告,中國移動轉股動機包含兩方面:一是助力浦發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增強資本實力和風險抵御能力;二是通過股權增值分享經營成果。公司董事認為,轉股條款公平合理,符合股東整體利益。按照當前12.51元/股的轉股價測算,剩余可轉債全額轉股后,中國移動將新增767.15萬股。
浦發轉債即將迎來到期兌付。10月17日,該行發布公告稱,自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10月28日起摘牌,到期兌付本息金額為110元/張。在10月23日至27日的轉股期內,持有人仍可按約定條件轉股。截至10月24日,未轉股金額僅剩約1.64億元,其中中國移動持有9597萬元。這意味著,10月1日至24日期間,已有244億元浦發轉債完成轉股,進度較此前大幅提速。
回顧浦發轉債發行歷程,2019年10月28日,該行發行總額500億元的可轉債,2020年5月6日進入轉股期。但轉股情況長期低迷,至今年3月末,未轉股金額占比高達99.9971%。轉機出現在6月27日,信達投資單日增持近1.18億張浦發轉債并迅速轉股,成為該行主要股東。9月30日,東方資產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股和可轉債轉股,進一步增持至10.73億股。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36.4億元浦發轉債轉為普通股,轉股股數10.9億股。自2020年進入轉股期以來,浦發銀行通過可轉債轉股累計增加總股本約39.54億股,至333.06億股。盡管如此,銀行可轉債市場整體仍面臨挑戰。中郵證券研報指出,銀行轉債因信用資質強、抗風險屬性顯著,一直是投資者青睞的底倉品種,但供給端受板塊估值長期“破凈”影響,自2023年以來新發實質停滯。
去年9月以來,A股銀行板塊快速上行,成都銀行、蘇州銀行等多家機構的可轉債觸發強贖轉股。成銀轉債、蘇行轉債等5只產品先后因股價持續高于轉股價1.3倍完成摘牌,中信轉債則于今年3月到期兌付。財通證券報告稱,浦發轉債退市后,銀行轉債底倉規模將降至900億元以下,電力設備行業將超越銀行成為轉債規模第一大行業。
市場結構變化引發機構關注。國海證券固收團隊指出,銀行轉債陸續退出可能導致部分基金產品底倉配置缺失,未來替代方向包括:增配久期偏長的紅利股轉債、相對低價的高性價比銀行轉債標的、2年左右剩余期限且到期收益率0%—8%的轉債品種,以及YTM為正的國央企轉債。這些品種在防御性和收益彈性間取得平衡,或成為機構重點布局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