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售價9.9元的啤酒,如何撬動3億元年營收?從月薪過萬的年輕人因高價酒水被拒之門外,到打造出73家連鎖酒館的商業奇跡,厲星用十六年時間撕碎了傳統酒吧的社交門檻。這個曾被同行譏諷為“窮鬼樂園”的品牌,如今已成為東北年輕人夜間消費的首選地。
2009年的上海某酒吧,20歲的厲星攥著25元購買的科羅娜啤酒,指尖在冰涼的瓶身凝出水珠。卡座里年輕人的歡笑聲與他的局促形成鮮明對比——想要暢飲,至少需要準備數百元預算。這個夜晚的刺痛感,在他十六年后回憶時依然清晰:“當時我就發誓,要建一座不需要仰視的社交城堡。”
厲星的創業基因早有顯現。15歲輟學打工的他,從工廠學徒做到車間主任,2009年帶著積蓄返鄉創業。首間咖啡館的冷清開局,迫使他這個內向者主動社交,意外發現“留言本”能激活陌生人互動。這個創新讓咖啡館半年內扭虧為盈,更點燃了他對社交場景的深度思考。
2018年世界杯期間,樓下小超市門口的場景徹底點醒了他。年輕人們穿著盛裝,舉著七八元的啤酒圍坐觀看比賽,笑聲穿透夜空。“他們不是不愛社交,是被價格擋在門外。”厲星用半年時間走遍八大夜生活城市,發現傳統酒吧普遍存在價格壁壘:單瓶酒水溢價超300%,卡座設置最低消費,將普通消費者隔離在社交核心區之外。
2019年齊齊哈爾,首個“便利店+酒吧”模式的哈夫酒館在車庫改造的店面中誕生。前廳是擺滿百種酒水的自助超市,后廳是自由拼桌的社交空間。一條“無低消、酒水不超過10元”的宣傳視頻,讓首店迅速登上本地熱搜。開業當晚,270個座位在3分鐘內被搶空,厲星躲在后臺,看著年輕人舉杯暢飲的場景落淚。
顛覆性模式背后是精準的商業設計。空間運營上首創“紅綠燈拼桌系統”,綠燈亮起時陌生人可自由組隊,打破傳統酒吧的消費等級隔離。娛樂層面采用PUGC模式,顧客自發組織游戲,每晚超40%參與者主動策劃活動,將互動成本壓縮至零。數字基建方面,“哈夫元宇宙”小程序構建虛擬社交場景,用戶通過任務獲取金幣解鎖聯系方式,解決內向者社交難題。
供應鏈重構是成本控制的殺手锏。通過與廠商簽訂年度采購協議、自建供應鏈公司、砍掉中間環節,將科羅娜等主流酒水價格鎖定在9.9元。商品結構上,基于大數據劃定“三度分割線”:3%酒精度以下的果酒占比超60%,專為女性消費者開發的蘇打酒年銷數十萬箱。
當門店突破30家時,管理危機悄然浮現。厲星迅速建立四大運營體系:SOC訓練系統確保服務標準化,神秘顧客督導制保障執行質量,ABC賽馬機制激發門店競爭,SOP流程覆蓋運營全環節。2022年成立的哈夫商學院,構建起從基層到管理層的人才培養鏈。
企業文化滲透在每個細節。核心價值觀“真誠、平等、愛顧客”被制成標語掛在每家店面,店長級員工父母的500元月補貼,既解決農村家庭實際困難,更強化員工身份認同。“全民參投”計劃允許店長出資1.5%獲得6%分紅,區域經理投資3%享受轄區利潤分成,將員工利益與品牌發展深度綁定。
在長春某門店,00后舉著9.9元啤酒碰杯,中年人在臺球桌旁大笑,抱著玩偶的社恐者觀看賽事轉播。這種跨越年齡與性格的社交圖景,印證著厲星的初心:“不需要改變世界,只要讓每個年輕人喝得起酒、交得到朋友。”六周年演講時,他指著滿場舉杯的顧客說:“看,這就是我要的社交平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