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計算機大會上,中科曙光正式推出國內首個面向科學大模型的一站式開發平臺——OneScience。該平臺基于AI計算開放架構理念構建,深度整合數十個AI for Science領域的熱門模型與數據集,覆蓋地球科學、生物信息、流體仿真、材料化學等多個學科方向。通過曙光AI超集群提供的國產算力支持,科研人員可在3小時內完成模型開發,研發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百倍以上。
針對科學大模型對算力的嚴苛需求,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李斌指出,當前AI科學模型正從單一任務向通用能力演進,模型參數量呈指數級增長。為應對這一挑戰,曙光在"算、存、網、電、冷、管、軟"七大領域實現一體化創新,推出通過30天連續運行可靠性測試的AI超集群。該系統可自動分析百萬級部件故障并實現秒級隔離,有效突破國產科研算力瓶頸。
為提升集群整體效能,智能計算產業事業部副總經理胡曉東宣布推出場景化解決方案。通過"芯片性能+架構設計+軟件協同"的三維優化模式,彌補國產單芯片性能短板,使千卡至十萬卡級集群實現協同運算。這種"貫通式優化"理念推動AI超集群從參數堆砌轉向系統級性能提升,滿足低時延、高有效的算力需求。
OneScience平臺研發負責人劉東介紹,該平臺自2022年起針對AI for Science領域共性問題展開研究,經過多輪迭代形成三大核心優勢:其一,將分散模型整合為系統性科研智能平臺;其二,覆蓋模型訓練到推理應用的全流程;其三,提供標準化接入接口實現"一鍵研發"。科研人員基于曙光國產算力設施或超算互聯網即可免費使用,包括模型復現、數據集下載等服務均無需額外付費。
依托三十年高性能計算領域積累,OneScience平臺在提升研發效率的同時,具備多學科模型覆蓋、豐富數據接口、國產算力優化等特性。目前該平臺已助力昌平實驗室、大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在生物分子設計、氣象大模型等領域實現全流程AI開發。隨著智能體調用功能的完善,未來科研人員將能更高效地完成模型開發、調試與實驗復現,推動AI驅動的科學發現進入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