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在人民網《交鋒》欄目訪談中,針對外界關于小米“缺乏核心技術”“僅為組裝企業”“過度依賴營銷”等質疑作出回應。他明確指出,科技消費品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源于技術與產品的深度融合,產品本身的質量是市場認可的基礎,而營銷的作用更多在于放大優質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盧偉冰強調,小米的發展邏輯始終圍繞用戶需求洞察與技術創新展開。他透露,2024年小米研發投入預計達300億元,較2020年增長近兩倍,這一數據直觀反映了企業對技術突破的重視。針對“組裝廠”的標簽,他解釋稱,代工模式是現代制造業的高效分工形式,但小米并非被動接受代工,而是通過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確保產品品質,甚至在2023年已建成兩家自有工廠,進一步強化對生產環節的掌控。
在談及行業競爭時,盧偉冰表現出對蘋果的尊重。他直言,蘋果是值得學習的標桿企業,其技術積累與用戶體驗設計為行業樹立了高標準。小米既將蘋果視為重要競爭對手,也通過持續創新縮小差距,例如在影像技術、快充方案等領域已形成差異化優勢。
對于營銷與產品的關系,盧偉冰用“放大器”理論作出比喻:再出色的營銷策略也無法拯救缺陷產品,市場最終會為真正滿足需求的技術買單。這一觀點與小米近期推出的多款自研芯片、折疊屏技術突破形成呼應,凸顯企業以技術驅動增長的戰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