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為《女王的游戲:盛世天下-媚娘篇》的宮斗題材互動影游,憑借獨特的玩法和沉浸式體驗,在玩家群體中掀起熱潮。這款定價39元的游戲,讓玩家化身才人“武元照”,在復雜的宮廷權力斗爭中,通過數百次抉擇改寫劇情走向。游戲上線當日即登頂IOS付費榜,與前作《隱形守護者》的捆綁包更躋身Steam中國區熱銷榜第八位,成為互動影游市場的新焦點。
社交平臺上,《盛世天下》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據官方戰報,上線首日便斬獲主榜熱搜9條、ACG榜4條、實時上升熱點6條。截至9月22日,全平臺銷量突破100萬套,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9億,小紅書瀏覽量達3億,抖音播放量更達5.8億次。這一成績,延續了《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情感反詐模擬器》等作品掀起的“真人互動游戲”熱潮,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游戲的爆火并非偶然。在“甄嬛傳”等宮斗題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互動影視+宮廷生存”的組合精準切中用戶需求。而以武則天為原型的主角設定,更因其傳奇人生為劇情提供了豐富創作空間。從14歲入宮到67歲稱帝,權力斗爭、情感糾葛與人性考驗的交織,讓玩家在互動中體驗到強烈的代入感。
制作層面,曾打造《隱形守護者》的New One Studio團隊為游戲質量保駕護航。從4K影視級畫面、真人演員出演,到精心設計的妝造與場景,游戲在視聽體驗上逼近影視劇水準。與橙光平臺同名作品改編的劇本,則保證了劇情的扎實與人物塑造的立體。這種“內容+技術”的雙重升級,讓游戲在沉浸感上遠超傳統文字互動游戲。
玩法設計上,《盛世天下》采用多線并行劇情架構,設置大量分支選擇與多重結局。每集1-3分鐘的時長,完美適配碎片化消費習慣,而全篇1200分鐘的體量,相當于27集電視劇的容量。更獨特的是,游戲幾乎沒有冗余分支,每次抉擇都會產生明顯反饋,錯誤選擇甚至會直接觸發“死亡”結局。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單次游戲門檻,更通過高自由度選擇系統激發了玩家的重玩欲望,甚至衍生出“探索死法”的討論熱潮。
互動影游的崛起,折射出行業邊界的模糊與融合。從1967年《自動電影:一個男人與他的房子》的早期探索,到九十年代CD-ROM技術推動的FMV游戲爆發,再到2019年《隱形守護者》以全靜態真人影像重新定義品類,影游的發展始終與技術、敘事創新緊密相連。2023年《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的爆火,則將市場熱度推至新高度。如今,《盛世天下》的出現,標志著國產真人互動影游開始向女性向內容拓展,題材從戀愛擴展至權謀、懸疑、科幻等多個領域。
制作專業化是另一大趨勢。傳統影視機構的入局,為影游帶來了成熟的制片管理體系與美學標準。例如,《情感反詐模擬器》的主創團隊多來自影視圈,導演胡耀輝擁有豐富經驗;歡瑞世紀不僅出品《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2》,還投資了《誰人天下之北伐》等互動劇。專業導演與攝影團隊的參與,顯著提升了影游的視覺語言與敘事節奏。以《盛世天下》為例,導演知竹憑借《長公主在上》等作品積累的古風攝影經驗,將佛門辯機與大唐公主高陽的支線劇情,在十幾分鐘內詮釋出極致的“BE美學”。
商業模式上,影游創新了“短劇式結構+章節解鎖”的付費模式,降低用戶嘗試門檻的同時,通過多結局設定拓展出道具購買、品牌植入等新型場景。例如,《盛世天下》中“鮮花”打榜道具的最高充值檔位達648元,遠超游戲本體價格,顯現出強大變現潛力。發行策略則借鑒影視行業經驗,通過直播與短視頻實現快速破圈。B站頭部UP主對游戲的視頻切片與直播內容,部分單集播放量達百萬甚至千萬級別,上線兩周后仍能吸引數千人同時觀看。
明星運營與CP營銷手段也被深度復用。《盛世天下》通過“女帝模擬”“宮廷生存”等標簽,在女性用戶為主的平臺引發大量討論。官鴻、黃羿等明星組成的演員陣容自帶話題度,而觀眾自發掀起的CP大戰,則進一步放大了游戲的社會化聲量。這種“內容+社交”的傳播模式,讓影游在傳統影視行業增長困境中,成為極具吸引力的轉型方向。
對影視公司而言,影游融合不僅保留了其敘事能力、視覺制作水準與IP儲備的核心優勢,更通過互動形式提升了用戶黏性與IP商業價值。相對輕量的開發周期,也幫助影視公司優化成本結構,降低創新風險。與此同時,影游為導演、編劇、演員等從業者開辟了新的創作空間與收入渠道。霍建華、黃宗澤等明星勇闖短劇圈的現象,正印證了這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