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推動下,騰訊地圖已經完成了關鍵性的戰略進階,正逐步演進為企業的‘智能增長新引擎’。”
9月17日,在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騰訊地圖產業應用專場上,騰訊地圖副總裁張治東表示,面對企業普遍面臨的增長與效率挑戰,騰訊地圖正以AI全面重構服務能力,從底層基礎設施躍升為驅動商業增長的核心動力。

騰訊地圖副總裁 張治東
張治東指出,騰訊地圖通過“感知—決策—服務”全鏈路AI化,為企業提供從獲客、營銷到運營、預測的智能化支持。依托自研叮當智能體、時空智能開放平臺蓋亞(GAIA)及MCP工具集,企業能夠低成本調用騰訊地圖的AI能力,顯著提升決策精準性與業務效能。目前,騰訊地圖平臺每日處理超千億級位置數據,服務10億用戶,形成“越用越活”的數據飛輪,已廣泛應用于零售選址、文旅運營及出行服務等場景。
在社會價值層面,騰訊地圖通過“鵝家守護”“零工地圖”等公益項目,將技術延伸至民生服務與社會治理。張治東強調,AI正逐步成為像電力、互聯網一樣的通用基礎設施,而騰訊地圖將持續發揮連接物理與數字世界的橋梁作用,助力產業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未來,騰訊地圖將深化AI技術應用,拓展行業賦能邊界,通過更智能、更開放的時空智能平臺,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和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以下是張治東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賓、合作伙伴:
大家好,我是騰訊地圖張治東。
去年,我曾分享騰訊地圖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定位與價值,它如同城市和產業的“血管”,默默支撐著經濟社會的高效運轉。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一個更令人振奮的變化:在AI浪潮的推動下,騰訊地圖已完成關鍵性的戰略進階,正演進為企業的“智能增長新引擎”。
當下,全球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無論互聯網原生企業還是傳統產業,獲得“新增長”、提升“真效率”,已成為最緊迫的課題。騰訊地圖的使命,也隨之從“提供位置服務”進化為“用AI賦能企業增長”。
通過AI,我們讓地圖和位置大數據產品,在獲客、營銷、降本、運營和預測等環節,真正成為企業提升效率、優化決策和實現增長的核心動力。
從感知、決策到服務,騰訊地圖能力已經全面AI化。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底層能力的系統性升級。
在“感知”環節,騰訊地圖已由人工采集轉向AI驅動的自動化感知。多源數據實時融合,結合強化學習技術,能夠捕捉和研判城市的鮮活變化。
在“決策”環節,我們打造了全局性的“叮當智能體”,以及行業垂直的時空智能開放平臺GAIA,不僅提供位置信息,更能給出精準商業洞察。
在“服務”環節,我們將復雜的AI能力封裝在MCP工具集中,企業無需高額研發投入,即可低門檻調用騰訊地圖的AI能力,快速生成滿足業務需求的地圖應用和服務。
地圖,從此真正“活”了起來。
騰訊地圖的獨特之處,在于背靠中國最龐大的用戶生態。每天,數以十億計的用戶在微信、QQ、京東、小紅書、美團等應用中調用騰訊位置服務。這些沉淀下來的數據,經AI處理后,能夠在B端場景中直接釋放價值。
這種 “CB兩端互通” 的模式,使企業客戶能夠借助騰訊地圖,更精準地理解和觸達終端用戶。每天,騰訊地圖為10億+用戶提供基礎服務,支撐百萬+開發者、數億級應用的調用量,同時服務10萬+企業客戶,覆蓋零售、文旅、出行、物流等核心行業。
這背后是一個 “越用越活”的數據飛輪 :用戶數據沉淀→AI分析優化→反哺用戶體驗和企業應用→進一步豐富數據維度。
在C端出行服務上,騰訊地圖叮當智能體已進化為用戶的“全程AI出行助手”。
從行前到行后,用戶只需一句語音喚醒,就能獲得行程規劃、景點講解、美食推薦、停車指引等全程陪伴。AI導航不僅能實時避堵,還能基于動態路況做出預測和調整,讓每一次出行都更省心、更安全。
在平臺運營側,AI搜索、AI跡憶和7x24小時AI客服,也幫助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而在生態層面,騰訊地圖正通過開放平臺,向開發者釋放核心能力,與產業鏈伙伴共建“出行生活智能體”。
在產業側,騰訊地圖全新推出企業級時空智能開放平臺GAIA,將地圖數據、行業知識與客戶實踐深度融合,面向零售、文旅、出行、物流、社交等行業,幫助企業更專業、更低門檻地開發地圖應用、訓練時空模型和定制行業智能體,讓每一次決策都更有把握。
商業價值之外,騰訊地圖也在不斷拓展社會價值。鵝家守護:幫助家庭成員遠程守護出行安全,緩解用戶焦慮。零工地圖:聯合人社部門,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即時可靠的崗位推薦,讓“附近的工作”觸手可及。公益地圖:通過位置服務API,助力公益組織進行垃圾分布標記、生物多樣性記錄、AED設備管理等,讓科技溫度觸達每個角落。
這些案例表明,地圖不僅帶人抵達遠方,更能安頓好每個人的當下。
各位伙伴,我們正處在一個由AI驅動的新技術周期。AI正如電力和互聯網,成為新的通用基礎設施。
在這段宏大的變革中,騰訊地圖希望成為那道 最堅實的橋梁 ——連接物理與數字世界,助力企業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增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