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備受矚目的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2025年世界大會于9月1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相關負責人,IASP首席執行官艾巴·倫德、輪值主席莉娜·米蘭達等為開幕式致辭。

盛會啟幕 嘉賓云集共謀創新發展
繼1995、2005、2015年之后,北京再次迎來了全球科技園區的頂級盛會。IASP世界大會第四次在北京舉辦,不僅是對北京科技創新實力的認可,更是對中關村作為全球創新高地的肯定。
此次大會以“追求卓越——創新集群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園區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約800人共襄盛會,共同探索創新集群如何引領未來高質量發展之路。隨著象征IASP的激光人穿越時光奔跑向前,IASP2025年世界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倡議發布 凝聚全球創新共識
開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現場發布IASP2025北京中關村《國際科技園區創新合作倡議》,提出建設“創新園區、綠色園區、智慧園區、人文園區、開放園區”,呼吁全球科技園區共同構建協同創新網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水平創新人才,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這是IASP世界大會首次發出倡議,凝聚了國際科技園區廣泛共識,提出了科技園區未來發展方向。
倡議提出,科技園區應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積極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園區發展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治理效能,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美麗園區,成為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的高地;引領數字化新潮流,加快推進園區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廣泛賦能企業創新成長,深度運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系統提升園區數字化治理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創造宜居美好生活、營造宜業優良環境,厚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打造有溫度、高成長的創新社區;積極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的交流合作平臺,攜手構建國際科技園區創新共同體,促進知識和技術全球流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引領帶動全球經濟發展,不斷增進人類共同福祉。。
面對全球性挑戰,倡議凝聚了全球創新者的共識,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將積極響應倡議內容,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科技園區的創新發展。
智慧碰撞 共議創新集群發展路徑
大會期間,將圍繞開放創新生態系統、城市發展、經濟發展、未來發展趨勢、技術與產業等五大領域,舉辦4次全體會議和15場平行論壇。與會嘉賓將通過主旨演講、分組討論、案例研究等形式,就科技園區發展趨勢、產業升級及創新協同等核心議題進行深度研討。
平行論壇上,來自中國、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南非等27國的演講嘉賓將從多元視角與專業領域,結合各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探討創新集群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與會者提供豐富的思路與啟示。
大會設置展覽區,多家科技園區與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展示在智慧園區、低碳技術、開放科學平臺等方面的前沿創新成果與應用場景。
科技參訪 感受北京創新生態魅力
會議期間精心策劃7條科技參訪路線,覆蓋了中關村國際機器人產業園、東升科技園、生命科學園、首鋼園等10個科技地標,充分展示中關村豐富的科技園區資源,系統呈現中關村特色產業園的前沿布局與產業優勢。
科技參訪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通過實地參觀,不僅讓國際嘉賓們零距離接觸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深切感受北京科技創新的蓬勃生機與活力,更拓展了中外科技園區的科技交流渠道,為后續深入合作與協同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中外合作 共促項目落地生根
為促進中外園區間的交流合作,大會首次設立分會場(位于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通過“主會場+分會場”聯動模式,拓展物理交流空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首次設置“IASP地平線項目”,邀請國際科技園區內優秀科技企業來華與中關村企業精準對接洽談,推動項目合作。會議期間,通過密集的交流與對接活動,中外園區還將達成一批合作項目,不斷擴大北京科技園區的國際“朋友圈”,持續提升中關村的全球影響力。

開幕式上,一場融合激光秀與數字影像的啟動儀式將氣氛推向高潮,屬于IASP2025年世界大會的精彩畫卷徐徐展開。大會不僅是全球科技園區的“奧林匹克”盛會,見證全球科技園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更是推動跨區域合作、共享創新理念的關鍵平臺,對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