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片曾經被視為工業時代追隨者的土地,在大數據的浪潮中實現了華麗轉身。自2015年首屆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博會)在此舉辦以來,貴州用十年時間,從“零”起步,書寫了中國數字經濟版圖上的傳奇篇章。
這十年間,貴州從大數據的試驗田,成長為了國家地標性的數字經濟高地。2014年,貴州憑借前瞻性的視野,率先布局大數據產業。兩年后,貴州獲批建設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一位親歷者感慨道:“貴州仿佛插上了翅膀,找到了一條超越常規的捷徑。”從跟隨者到同行者,再到領跑者,貴州在大數據時代的賽道上,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和力量。
數博會,作為這場變革的見證者,記錄了從理論探討到實際應用的快速轉化。2018年,阿里云在數博會上提出的“ET城市大腦”全面升級計劃,如今已在全球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中落地開花。同年,翰凱斯的無人駕駛服務車在數博會上驚艷亮相,其智能個性化產品現已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華為、百度等科技巨頭的前沿技術展示,到貴安數據中心集群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節點,貴州的算力規模已突破82EFLOPS,智算占比高達98%。
這十年,數博會不僅見證了貴州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成為了吸引全球目光的國際化平臺。從首屆數博會的星星之火,到第十屆數博會吸引了31國企業參展,境外展商占比達18.6%,參會國家從15個擴展至50余個,數博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等數百位頂尖學者在此思想碰撞,2020年更是創新性舉辦了全球首個大數據“云展會”,開創了國內海外雙傳播渠道的先河。
十年間,數博會累計吸引了線下參會者53.4萬人次,線上參與近2000萬人次,舉辦了超過600場論壇及專業活動,簽約產業項目超1600個,意向投資總額超過4800億元。這些數字背后,是貴州從“大數據試驗田”成長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重要策源地的生動寫照。
大數據的發展,不僅改變了貴州的經濟版圖,更深刻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清鎮市青龍山街道青龍村衛生室,市民徐琳感慨道:“十年前覺得大數據遙不可及,現在掃臉就能付錢,付多少還一清二楚。”從“貴州通”APP整合187項服務惠及2000萬用戶,到農村電商年交易額突破300億元,再到全省數字治理應用覆蓋率超90%,大數據的“溢出效應”正在貴州大地遍地開花。
算力,已成為貴州大數據的一張閃亮名片。從2015年開足馬力建設13個數據中心,到如今集聚重點數據中心48個,其中大型數據中心25個,存力規模達到25EB,貴州已成為國產化智算資源最豐富、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貴陽綜合保稅區正利用政策優勢和電價優勢,打造貫通全球的“數字新航道”,為國際客戶提供低成本的“夜間算力”服務。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首家數據流通交易場所,更是集聚了經營主體1254家,預計今年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
貴州,這片曾經被視為數據洼地的土地,如今已崛起為算力高原。在大數據的浪潮中,貴州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華麗轉身,更為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