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八所高校的150余位學生齊聚北京,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的結題答辯。

活動合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于2023年啟動。
2023-2024年,共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八所高校的270名優秀學生經過校方推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后脫穎而出,參與該項目的課題研究并獲得科研資助。
6月23日,在受資助學生參訪小米的活動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局長王巖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是加速培養青年人才的創新之舉,對培養未來的高水平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她鼓勵同學們認真思考總結在承擔本科生項目過程中的收獲,不斷提升獨立科研的能力,在未來的學術生涯中,敢于瞄準科學難題,以“十年磨一劍”的勇氣,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為國家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貢獻力量。

王巖致辭
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屈恒表示,一直以來,小米重視基礎研究,堅持長期投入,并將科技戰略升級為「深耕底層技術,長期持續投入,軟硬深度融合,AI全面賦能」。在小米科技戰略的驅動下,目前小米研發人員在總員工數量中占比過半,未來五年研發投入突破2000億。他強調,小米將一直持續投入科研人才培養。

屈恒致辭
小米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刁美玲說,小米公益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領域已規劃捐贈金額超17億元。希望能為高校的優秀學子和青年科研人才提供幫助,進一步助力科技創新。小米公益基金會于2024年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捐贈1億元,用于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次捐贈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歷史上首次接受社會捐贈。

刁美玲分享
據小米公益基金會介紹,小米一直堅信青年科學人才是中國引領全球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國家持續崛起的未來基石,小米堅定支持我國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在基礎科學領域,小米結合自身研發的體系優勢,積極為青年人才的成長與交流架構平臺,為國家各項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進步貢獻力量。
“小米獎助學金”項目是面向高校全日制在讀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通過在各高校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支持品學兼優和家境困難學生的資助項目。項目規劃捐贈5億元,計劃覆蓋全國100所“雙一流”高校,預計資助學生70200人。
“小米青年學者”項目面向計算機、電子、通訊、基礎學科等領域的青年教師及科研人員。項目規劃捐贈5億元,計劃覆蓋100所高校。本項目旨在穩定支持在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鼓勵他們潛心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2022年小米公益基金會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捐贈5億元,雙方共同設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小米創新聯合基金”,用于支持人工智能、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是全國范圍內首個公益基金會向自然科學基金捐贈的創新案例,開創了這一領域的先河。
小米公益基金會于2019年成立,聚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濟困救災三大領域開展公益項目,探索形成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的“小米公益模式”,設立“小米獎助學金”、“小米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科生)”、“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小米創新聯合基金”等品牌項目,規劃捐贈超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