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即將在本月底推出的新款車型YU7,在被動安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雷軍親自揭曉了其中的一項關鍵改進:YU7采用了2200MPa的超強鋼材,特別用于車身前后四根防撞梁的設計。
這一創新設計,使得前門在碰撞中的承載能力提高了52.4%,防撞梁的吸能效率也提升了40.2%。而后門的承載能力增加了37.6%,防撞梁的吸能性能同樣有了25.4%的提升。這些改進為乘客艙提供了更為堅固的保護層,尤其是在車輛遭遇側面碰撞時。
小米公司專門對此進行了詳細說明,強調車身材料的選擇對于整體安全性至關重要。被動安全不僅僅是材料強度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針對不同部位進行精確選材,平衡強度、韌性、延伸率以及抗脆性斷裂能力等多重性能。
在YU7的設計中,A/B柱和四門防撞梁作為乘員艙的核心保護結構,采用了行業領先的2200MPa小米超強鋼,形成了內嵌式防滾架。這一設計在側碰和翻滾等極端情況下,能夠為乘客提供更為周全的保護。
車身設計中還包括了潰縮吸能區域,這些區域需要強度相對較低的材料。例如,防撞梁的吸能盒通過壓縮變形吸收碰撞能量,減少對乘客艙的沖擊。因此,吸能盒選用了鋁材,并設計了誘導槽,以優化潰縮吸能效果。
小米在YU7的車身用料上毫不吝嗇,高強度鋼和鋁合金的占比高達90.2%,打造了所謂的“鎧甲鋼鋁混合車身”。除了車身材料的選擇,小米還在被動安全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開發測試,完成了50項測試項目,覆蓋了C-NCAP和C-IASI的所有碰撞測試標準。